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
黄帝曰:欲知天之六气,应地五行之变者,既在立之岁而谨候其时矣。不知每岁六气之始终,其至也,不知早晏何如,愿卒闻之。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岐伯对曰:明乎哉!帝之问也。盖天地二气之始终,有步候之分,其在步候,则一岁六步,每步天地之气,始终各治六十日零八十七刻半。其在岁候,每岁天地之气,各治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其早晏自有定也。
如甲子之岁,少阴司天,阳明在泉,中运太宫土气,至于间左间右之太阴厥阴太阳少阳,皆各于所在之步,更胜相应,同治其令者也。
故以天数论之,初之气为寒,二之气为风,三之气为热,四之气为湿,五之气为火,六之气为燥,皆各有始终之刻,以定早晏。此初六为天之数,与地同主六十日八十七刻半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