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的第一个周五下午要开家长会,班主任提前在家长交流群里发了通知。这是小女儿升入二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当然是要参加的。
家长会的前两天,周三,接到小女儿班主任的电话,说让我准备一篇发言稿,在家长会上谈谈自己的育子心得。
这是二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小女儿语文考了96分,数学100分。在她们班,和另一个小女孩并列第一名。当然,学校里是没排名次的,是我在家长交流群里发的成绩单上看到,然后自己排的,呵呵。
在家长会上发言,是小女儿的骄傲,也是我的荣幸,我当然欣然应允,当时在心里便打起了草稿。
其实,说实话,俺家这三个孩子,我都没咋管过,凭的全是孩子自己的自觉性。但是,家长会上,我总不能如此说吧?
儿子和大女儿都大了,关于他们两个的小学、初中,在心里也都模糊了。小女儿刚入小学,有一件事倒是记忆犹新。
是一年级升二年级时的期末考试,语文考得不错,数学只考了88分。按小女儿的猜测,她的数学应该也应该在95分以上的。分数出来后,我们都有些纳闷儿。好容易等到数学卷子发下来,一看,知道考丢了的那12分丢到哪里了:
一道看图列算式的题,两组图形:一组三个一组四个,根据这两组图形列四个算式。很简单的一道题,但是小女儿把四个一组的那组图形数错了,四个图形数成了三个,导致整道题都错了,12分全部丢掉。
弄清楚失分原因以后,我说:看吧!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为什么咱却做错了?丢了这么多分?小女儿眼泪汪汪地看着我,说:我看错了!我趁机跟她说:学习一定要细心不能粗心,做完了要检查。还有,就是题目看清楚了再开始做题。等等等等,吧啦吧啦说了很多。
对于小女儿来说,那次考试算是一次比较“惨痛”的教训。以后再做作业,不用我提醒,她都很细心。每次做完作业,只要时间允许,她也是会再检查一遍的。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说到学习习惯,我觉得小学阶段的一、二年级,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为一、二年级的功课少,学习难度不大,尤其是一年级学习的东西,好多知识都是在幼儿园里学过的,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没什么难度。所以,在此阶段,不妨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再者,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年龄都在六至八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很容易接受新东西新事物的。刚从幼儿园进入正式正规的小学,孩子从心理上有一种“我长大了”的感觉,对自己,对身边新鲜的事和人,都会有一种新的认知。特别是对老师。小学里的老师,和幼儿园里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在孩子眼里,小学里的老师比幼儿园里的老师更像老师。老师要求写字要工整,坐姿要端正,衣服要干净整洁,上课不能迟到,晚上要早睡早上要早起,书包文具要自己整理,等等等等。老师的要求里,大部分都是关于学习习惯的。我们做为家长,更是希望孩子从小就有好的学习习惯。不光学习上,生活中也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受益匪浅。
我觉得我在心里打草稿打得挺好的,可真到了家长会上,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那天,家长们到了有百分之八十,我前面有两位家长先发了言,轮到我时,我忽然非常紧张。我明白是我平时很少在人前讲话的原因,更何况是对着老师和那么多的家长们。也是因为我只是在心里打了草稿,并没有形成文字于纸上,所以才临时着了慌。
前面两位家长也都提了孩子粗心的毛病,只不过都是一言带过,没有细说。我于是就借着“粗心”这个话题说开去,当然也说了小女儿那次考试的“惨痛”教训。最后才说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所幸,自我感觉说的还不错,呵呵。
自我感觉只是自我感觉罢了,我知道我讲得并不怎么样,甚至我这个妈,也当得并不怎么样。说孩子的自觉性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好,还不都是我这个当妈的不合格的表现吗?不过,我个人觉得,我们这些当妈的,在这些方面,还真需要表现得“不合格”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