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分享了一位80多岁独居的日本老奶奶的日常生活,这个老奶奶是《老后破产》这本书里比较悲惨的人物之一。她的主要困境在于,没有房产,没有活着的亲人,也没有多少存款,而且生活不能自理。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83岁的日本老爷爷的晚年生活。这位老爷爷可以到处活动,可是他最大的愿望却是5年之内去世。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苦衷呢?我将为你们一一揭开谜底。
01
日本的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
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日本养老保险的相关信息。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相关制度,方便后文理解。
日本的养老保险分两种,一种是厚生年金,主要是面向公司职员,公务员等,连续缴纳10年以上,类似我们的职工医疗保险。费用是公司和员工各承担一半,缴费比例是薪资的18.3%,费用直接从工资里扣除。
在65岁之后可以领取,多缴多得,少缴少得。一个日本老年人按规定缴满厚生年金,退休后平均能拿到143,965日元(约合人民币7198元,为方便理解,后文全部换算成人民币,因汇率波动,具体数目略有不同)。
另外一种就是国民年金,类似我们的城乡医疗保险。
前文中的菊池奶奶缴纳的就是这种。日本法律规定所有20岁到60岁的居民,包括在日本长期居住的外国人,都要缴纳。不过,条件不允许的特定群体可以申请减免或者延期。
也就是说,没交厚生年金的人,统一要缴纳国民年金。每个月大约需要缴纳800块,缴纳满10年之后,可以在65岁之后领取基础养老金。也是多缴多得。缴纳40年,每月可领取大约3120块。
02
故事的背景
这位名叫川西的日本老爷爷,今年83岁。他有自己的房子,一个人独居。川西的父亲是木匠,他是子承父业。从15岁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木工,前后学了10年左右,才掌握了木工的基本知识技能,算是出师了。
到了30岁左右,他就能独当一面。那时候恰逢建筑业的红利期,他接到了不少的订单。他在这个行业一直干了50多年,到了70岁实在爬不了梯子,才开始退休生活。
川西爷爷现在住的房子算是老宅,他一辈子忙于工作,没有结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算起来,川西爷爷是当了一辈子的个体户。他缴纳的是国民年金,到他退休的时候,一个月有三千块左右的的退休金。可是这点钱交完水电煤气之后就快见底了。
虽然拥有自己的房子,不用付房租。可是他80岁的时候,得了前列腺癌症。做完手术之后,还要定期吃药打针,每个月的医疗费不是一笔小数目。
03
川西爷爷每个月的收支明细
跟菊池奶奶相比,川西先生好歹能到处活动,自己还能做饭。可是为什么他希望自己能在5年之内去世呢?答案就在这里。
收入=国民养老金2880元
支出=水电煤公共费用720元+生活费2580元+医药医疗费720元+护理服务240元=4260元
结余=-1380元
每个月都有一千多的窟窿要补上,而且是在身体没有继续恶化的前提下。手头上的存款,只够维持5年的时间去补窟窿。他唯一的亲人是一个早就离家的弟弟,如今弟弟也是老年人,他也不想给弟弟添麻烦。
现在每个月的大头开销在医疗这一块。因为得过癌症,手术后为了防止复发,他必须每2个月去医院打一针。这一针报销完之后,还需要自费193元。
但不单单是害怕癌症复发,他身上还有糖尿病之类的其他慢性疾病,还需要定期检查身体。乱七八糟的费用加一起,平均下来每个月医疗费将近480元,这还不算去药店买药的钱。
如果卖掉唯一的房子,就能接受生活保护了:医疗和护理这两块都可以免费。
可是川西爷爷是一个从事了一辈子的木匠,家里的大件小件,都是自己纯手工打造的。连曲形楼梯都是自己精心算好角度,一块一块打造出来的。还有厨房和客厅之间的门槛,也是他亲自用木头做了斜坡。
至于家里其他的生活用品,那就更多了。比如自制的置物架,电话座等等。总之,这个家就是他的人生作品。抬眼所及之处,到处都是回忆。如果让他放弃自己精心布置的老房子,这个抉择真是太难了。
想象一下,在电视剧《人世间》里,周秉昆家老房子被拆除的画面,他们一家人也是唏嘘不已。
04
川西爷爷独自生活,面临着哪些困境呢?
川西爷爷订购的护理套餐是,护工每周上门一次。护工会帮他采购齐全的生活用品,打扫房间等等。但是日常家务活都是老爷子自己完成的。
老年人普遍身体不好,被囚禁在家里。以前川西爷爷腿脚好的时候,他经常去外面走走,找附近的朋友聊聊天。可是自从癌症手术之后,他的腰腿就不大听使唤了。
这种情况,通过康复训练,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程度。他可以去矫形外科接受训练,护理保险也能报销一部分。可是他交的那个护理保险套餐里,他已经用完了所有的项目。如果再添加,费用更贵,他根本承担不起。
在本书中,很多日本老年人也遇到同样的困境。为了避免增加负担,许多老年人忍受着腰腿疼的毛病。只要没有生命危险,能拖一天就是一天。
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因为头疼,肚子疼去医院看病,经过重重检查后,发现不是危及生命的脑血栓和癌症之类的。就是医院打电话让他们去复查,哪怕是之前预约好的,这些人直接找各种理由给推脱了。
比如,我现在已经不疼了;我过几天就去;我好得差不多了。有的老人已经在住院了,他要求能早一天就早一天出院,因为看病太花钱了。
川西老爷爷基本也不会外出,除了去医院看病例外。好在那家大医院有免费的区间公交车,但是停靠的站点离自己家还有一段距离。如果直接打车去医院,来回两趟得190块左右,他舍不得花这笔钱。
于是每逢到了要去医院看病的这一天,他都是提前个把小时出门。推着老年人专门使用的手推车,保持身体平衡,一点一点往车站挪。每次走上5分钟,他就累得气喘吁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继续走。就这么走走停停,赶在免费班车到来之前,到达公交车站。
等走到候诊室的时候,他累得大口大口地喘粗气。医生会给他讲解了一下上次的检查结果。得亏癌症没有复发,抗癌针还得继续打。差不多10分钟左右,他就看完病了。这一天,他在医院的缴费窗口缴纳了240块。
从医院出来,他顺路去附近的药店买药。这一次开了半个月的药量,大概有十来种,都是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的药物。这一趟他在药店里又花费了96块。
也就是说,今天看病一趟就花了三四百。像他这样的老年人,超过了75岁,政府可以报销九成。即便自己只承担一成的医药费,一次三四百,仍然是不小的压力。尤其是治疗癌症的药物普遍不便宜。中途如果遇到病情恶化,他存款上的数目,变少的速度会更快。
不过,日本医疗政策针对川西爷爷这样的老年人,也有一些救助措施。在他面临老后破产,享受生活保护之前,也有高额医疗费返还政策。
如果老年人自费的额度超过了约1900块,就可以申请办理超额返还,多交的钱会退回老年人的账号上。但是如果老年人每个月的自费部分低于480元,就没有相应的减免政策了。
慢性病去医院都得花钱,对于很多日本高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他们基本会选择离家比较近的诊所看病,类似于我们的社区医院。因为这类小诊所资质也是受日本政府承认的,只要出示相关文件,医疗费就可以减免。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老爷子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川西爷爷吃饭很简单,腿脚不方便,基本不去外面吃,都是自己在家里做饭。
比如说,他现在正在一顿晚饭。冰箱里有一盒鱼肉,4大块11.5元。他取出其中一块。把油倒在平底锅里,很快鱼块两面都煎好了。灶台下面放着一个迷你电饭锅,保温键还亮着,煮一次饭就够吃一天了。
前后加一起五分钟,晚饭就出炉了。这顿晚餐除了鱼块,米饭还有速食中华汤,全部加一起,一餐不超过5块钱。
05
川西爷爷如何才能避免老后破产呢?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来,川西爷爷最发愁的还是看病。他担心癌症复发,还有一些老年人的基础病,这些又都是不能削减的项目。如果他能申请到政府的生活保护,砍掉医疗和护理这两块的支出,眼下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但拥有房产就不够资格申请,这也是让他头痛的地方。因为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栋生活了50年的老房子。它凝结了老人一生的心血,倾注了他全部的爱。这个老房子,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用他的话来说,若是家没了,心里难免空落落的……
不过近年来,相关的政策也有一些松动。在东京都内这样的的老破小,如果让银行去估价后,房屋价值低的话。对于持有这类房产的老人,又遇到眼下的困境。日本政府也会会酌情考虑,放松申请补助的门槛。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持有这类房产,也申请到了生活保护。
不仅如此,日本政府还有一项“逆向抵押”的制度,有点类似我们国家前几年推出的“以房养老”。也就是让日本老年人跟政府签个合同,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这样根据银行估值,政府每个月发一笔钱,给老年人安心养老。
如果合同到期,或者合同到期之前,老年人去世了。政府就把老人抵押的这栋房子拿去卖了,偿还银行的贷款。至于这中间如果有多出来的差额,是交给老人的亲属还是充公了,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超过合同期限了,老人还活着,房子就要被没收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无家可归了。我想,这才是长寿者真正的噩梦吧!
不管怎么说,像川西爷爷这样的独居老年人,还是比较青睐于这样的政策。反正他没有孩子没有家人,不管怎样他的房子以后都会被处理掉,他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房子。等到自己去世了,别人要怎么处理这套房子,他也看不到了。
不过,也不是每个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实惠。如果老人所持的房产估值在数千万日元之下,他的房子不那么值钱,政府也不会考虑。
06
日本老年人为何会老后破产呢?
在这本书里,很多日本老年人面临着老后破产的困局,我总结下来有这三点原因。
首当其冲的是疾病,尤其是重疾。普通人就算是交了几十年的养老保险,年轻时没有缴纳商业保险。面对重大疾病,一下子会花掉很多积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细胞分裂次数多,各种基因突变累积在一起,罹患癌症的风险越来越大。
其次就是这些老年人基本都是独居,要么是离婚独居,要么是丧偶独居,还有的是不婚不育。
若是身边没有亲人的帮忙和照料,能自理的老年人还好说。像前文中菊池奶奶那种无法自理的老年人,长寿就是噩梦。
最后一点,日本政府也在尽力去帮助这些弱势的老年人。可是在他们的传统文化里,就是害怕给身边人添麻烦。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去申请生活保护。
如果日本社会能安排更多的基层人员,跟老年人建立起信任。他们才会放下心结,共同面对困境。
对于我个人而言,说来说去就一句话:等我老了,我会尽可能地保持身体健康。现在啥也别说了,努力搬砖。给自己多攒点养老金,未雨绸缪。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备注:
这篇文章只是就这本书中案例讨论,不代表所有的日本老年人都是如此。本书内容完成于2014年前后,相关政策也是那时候的。涉及到汇率浮动,数字不一定准。
还有,关于要不要生孩子养老的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喜欢就好,不再讨论。
这个系列我尽量更新。
猜你喜欢:
01 扎心了,ICU病房里的生死抉择,是倾其所有,还是甘愿放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