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书来提升自我,一时不知道该选择什么类型的书来阅读。或选择别人推荐的书,看了几章发现对内容不感兴趣。该怎么办?
赫尔曼·黑塞曾说:“优秀的书籍与高尚欣赏趣味的敌人不是那些轻视书籍的人,而是那些滥读书的人。”
读书,并非盲目选择,别人的推荐,也并非自己所爱。
那么,该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
刚好之前也有过这方面的困惑,所以想分享我的经验。
刚开始决定写作时,知识积累匮乏,所以想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增加输入量,不至于写作时“心中千万言,提笔一篇白”。
但是有好几次,选的书都不尽人意。有一天下午,我在花了好几个小时分别浏览了三本书之后,还是决定放弃。浪费了很多时间,有点过意不去,但是逼着自己看完一本不感兴趣的书,更难。
在分析自己看不下去的原因时,发现这些书内容太过抽象。阅读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我也无法通过一个干巴巴的理论或一段概念与实际联系起来思考,即使我强迫自己去这样做,但还是坚持不了多久。
因为这个事情,我就在反思,我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
其实就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即可:我想要通过阅读达到什么目的。
这个可以从看书的目的、兴趣出发。
01 带着目的选择
看书之前,需要知道自己出于什么目的。漫无目的的看书,通常会看过即忘。
我之所以会选择那几本书,只因为我在看其他文章的时候,作者用到的几个金句出自这几本书。我只是单纯的想从书中积累更多的金句,没有其他目的,也并非是想了解那个领域的知识。所以,看了半天感觉自己看了个寂寞,也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
带着目的选择想读的书,然后从书中去找答案。明确的阅读目的,才会对书中的内容记忆深刻,少走弯路。
02 读感兴趣的书
书读的少不知道自己对什么类型的感兴趣?这个没关系。当我们不知道手中的书是否感兴趣,可以看看豆瓣书评。豆瓣是个好地方,别人的评论是我们选择书的一大助力。看评论可以了解这本书是什么类型,讲了什么主题……或者在微信读书、kindle上面看一下简介、序言和目录部分,认真阅读,足够我们了解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自己又是否感兴趣。
网上还有很多号主推荐书单的文章。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种荐书并非对每个人都受用。大多时候我还是比较喜欢自己去寻找。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读一本感兴趣的书,好似去结识一个与自己品性和思想相通的朋友,阅读就好比和朋友聊天,心情也是愉悦的。
其实,读书,就是一个在寻找自我的过程。
读书,不在于多少,而在于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书,来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