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新疆
  • 在日常互动中帮孩子真正 “走进” 世界——一种精神分析的视角

    「本文所述的母亲,并非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 是母亲为儿童引入了世界,但这个引入并非单纯带他认识物理事物,如指认 “这是桌子”、“那是爸爸”...

    1.1 19 1 3
  • 症状不是“病”,是无意识在“说话”——拉康第1研讨班通俗化转译

    假设你今天拍了一张午餐的照片(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配文:“打工人的治愈时刻~”。发送后,你开始频繁刷新朋友圈,盯着“点赞”列表: 同事A秒赞了,...

  • 拉康第一研讨班简论:弗洛伊德的技术论文集 读书笔记

    「题记:雅克·拉康自1953年至1980年近三十年间,以每年一期的频率持续开设了27期研讨班(Séminaires)。这一系列研讨班并非零散的教...

  • 语言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交流工具,而是儿童建构自我、联结他者、开启符号世界的核心载体,其重要性贯穿儿童心理发展、情感联结与符号化能力养成的全过程。 ...

  • 语言里的孤独 —— 当主流语言“装”不下我们藏在 “还好” 里的真实情绪

    拉康提出的 “大他者的话语”,为我们理解人类语言体验与自我认知的关系提供了深刻视角。这里的 “大他者” 并非具体个体,而是一套先于我们存在的既成...

    2.3 29 0 1
  • 不止是聊天!人际动力团体里的沟通到底有什么不同

    人际动力团体起作用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成员间的真实互动,揭示潜意识层面的人际模式,修复早年关系创伤,因此,在人际动力取向的团体中,沟通不仅意在信息传...

    2.3 26 0 1
  • 释梦(4):梦见家乡、旱厕、赶火车

    按: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梦境中的意象往往是无意识欲望、冲突或情感的象征性表达,梦境一直在精神分析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即日起新开专辑“释梦...

  • 焦虑 / 回避型依恋的破解之道——从客体关系理论看人际团体的工作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幼儿在心理发展的前俄狄浦斯期(0-3 岁)处于客体表征未完全整合的阶段,其认知能力和情绪加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

  • 释梦(3):坐电梯的梦

    按: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看,梦境中的意象往往是无意识欲望、冲突或情感的象征性表达,梦境一直在精神分析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即日起新开专辑“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