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以高原为主题,西部情怀这个为主题的,包括全国美展的很多的一些作品很多人,他们不是有个西部主题的画,非常苍劲,非常浑厚。这个主题,其实我之前很很早就想去做一个专题,一起来探讨。
因为我自己没有太多的时间亲自去感受现场,这次刚刚去了内蒙古赤峰的阿鲁科尔沁旗的草原还有青海藏区,去了以后和想象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当地的这个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有整个土地他所给我们的原来的那种苍劲浑厚的味道完全是不一样的,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亲自感受了,我知道了它的环境状况,知道了它的天气气候,知道了它的整个氛围,如何从画面中去寻找这种味道,如果没有亲自感受,很难充分表现,很难画到一种高度出来。平时生活在城市中,很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它的绘画语言的提取方面很难营造那种磅礴的气势,高原上的风景给人一种暂时的心镜灵魂上的释放,解脱。山脚下寸草不生,被雨水冲刷过的,裸露的土地岩石,感受生命在这种环境生长的一种顽强。我着重画它是因为对于我来说是个空缺,带入绘画命脉里的一个渠道,平时画的花卉,渔船,房屋相对来说太容易,司空见惯的景色,很容易去表达。而西部高原这种非常苍美,大气魄的景色,多少是有难度的。感受了这种大气魄的景色再去画小景,很容易放的开。画一幅创作的时候,不是单纯的一张照片就能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画创作的时候,我会提前规定好主题和画面尺寸,表面看不自由,被束缚。实则让自己更好的把握画面主题,表现它,围绕主题,在创作素材中提取我所需要的元素,进行整合。比如《草原牧歌》,要有草原,要有牛羊,要有蒙古包。要考虑什么样的颜色能表现出来浓郁的草原味道。《白杨传说》白杨树,最漂亮的是它的树干。树干的韵味和国画中水墨中表现的树杆相媲美。
《雪域草原》雪是高原上独特的景色,雪必不可少,雪覆盖在草原上,漏出一些土地,蒙古包,牛羊马,树丛,和夏日草原味道不同。
加哪些颜色渲染主题,
我画作品不会只看照片表面上的东西,寻找与它相关的东西,背后的的历史痕迹。16年看到赵培智说的话:我们需要画的是画面背后的抽象的精神,背后的故事。专注于表面的东西是非常肤浅的。
画里草原情:草为点,河流、路、天地交界为线。浓郁的草原味道需要精确地提炼出简炼的形象,以歌里优美的旋律由心而发,在画里阐述自己的草原情。
写生抓的是鲜活感,创作考虑的关于草原的情怀和味道。写生的画面比较小,创作大尺度的作品,同样的写生内容,就满足不了需要表现的内容。简单的笔触满足不了大画的需求,为了不显的空,就要加东西,加牛羊,蒙古包,还是加更多的肌理丰富河流,草地。
培养好的创作感,就要写生回来继续这个主题,把写生的鲜活感带入到创作中,同时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把已会的能力迭代升级。要擅长规划总结,
室内环境的草原回忆,利用室内陈设关于草原的元素,表现对草原文化的热爱,比如画一把马鞍,马头琴,一个蒙古帽,一壶闷倒驴的草原酒。我的作品《我心远航》就是威海写生归来,创作的关于威海的作品。用室内的航海模型,加上船木家具的沧桑表现主题,对大海的向往。
矛盾空间来源于现实,又非现实,营造一种超时空超现实的一种画面状态。
邱光平画的马,赋予马一种人性的东西,造型夸张,倔强,执拗,痞子的一种形象,嫁接到一个马的这种动物物体身上。给人一种矛盾空间,元素错位,非常生动,时代感,历史感,绘画感并存。让我非常震撼,画出如此效果,全国也只有他能做到。许多人画马都非常唯美,徐悲鸿画马都是表现的马本身的一种美感,一种正常的马的美感。邱光平通过马折射出一种精神面貌。之前,我也很难打破现实对我的束缚,直到画出了投高原高原的那张画,才在超现实画面上有所收获。
一般曲线较多选择方形框,直线刚直块面多采用圆形框,当然并非绝对化,根据个人的作画习惯和手法来选择。
按季节定定调
按内容定调
按气候定调
主色加辅色
精神指引定调
空旷的画面如何画出高品质的画面?
规划好块面的关系
强化块面的大小关系
强化色块的明度对比,色相区分
笔触痕迹区分,用笔方向区分
讲究色层的弱对比关系
重点方位添加与之相关的元素
画面脱俗:
选择的对象可以俗,但是反应出来的画面不能俗,俗一方面是具体的对象,另一方面是指画面的格调。意识观念构架决定画面的品质。
随着美术的发展,我们的展览或者一些创作样式上由繁入简,由具象变写意。
没有烂的元素,只有保守的想法和固守的一份死板手法,大多数人只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能力,缺少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