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北部,我出生在这里,也在这里奉献。这里的夏天,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厌恶的季节。向往它的热情,但又厌恶它的骄阳。
作为一个经常出汗的人,我不会放过任何避暑乘凉的机会。而我实习的地方,如我所愿很是凉爽。我是一名教师,准确来说是工作了两个月的实习教师。
我每天都是自己骑车到三公里以外的学校工作,几乎全程都是上坡, 从一个小小的平原攀到另一个山坡上。十分钟的路程在炎热的骄阳下显得极为漫长,更别提路上的红绿灯了,如遇红灯,可真是要了我的命。 不过好的是,其中一个红绿灯的等候区正好在一处立交桥的桥下,我本人非常喜欢这个设计,既等了红灯又避了暑。几个月以来,每当我骑到这里,即使是绿灯,我也会在这里停一下,擦擦汗,喝口水,然后继续骑车前进。
当我停下修整时便会看到一对母女在立交桥的桥墩旁边坐着,女儿坐在马扎上,母亲坐在轮椅上。女儿三四十岁的样子,陪在头发花白的母亲身旁,每天都是如此。
后来我知道了她们的故事:一年前,女儿从外地工作回家,父母想早一些见到女儿便要结伴去火车站接她,女儿拗不过她们,只得同意,但就在她们经过路口时,被一辆闯红灯的汽车撞倒,路对面的女儿亲眼目睹了这一幕。最终父亲身亡,母亲下肢瘫痪。
女儿为此悔恨许久,决定辞掉外地的工作,在家一心一意陪着母亲。一年多以来,她就这样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到桥下坐着,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日复一日。
事情在一个周日有了转折。那天早上我收到了暴雨红色预警,正巧那天我放假,没有上班。临近中午,雨就下了起来,从我记事之日起,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雨滴如同子弹般打在地面上,院子的雨棚摇晃着,似乎也有些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那些忘了拿进屋的盆栽在雨下被摧毁。暴雨下了四个小时。夏天的雨,来的猛去得快。
第二天,我重新骑车上班。到了熟悉的立交桥下,我却没有看到那对母女。我想:大概是昨天淋雨感冒了,所以在家休息吧。
四天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见到那对母女,但是,桥墩上多出了一张很大的宣传页,上边写着:山洪威胁区。我驻着车,停在桥下,今天气温骤降,但是我连手心却出满了汗。
镇政府离学校很近,下了班之后我直接去了那里。门岗告诉我镇长一行最近没回来,都在北部山地考察灾情,这次暴雨对那里影响很大,两三个村子都被淹了,冲走了好多村民……
我打断他:好了叔叔,不要说了,我知道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