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齐物论学习心得5



原文: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狙公赋芧(xu)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修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国学四库》译文:

      耗尽心神去求得一致,却不知道它本来就是相通的,叫做“朝三。”具体什么才是“朝三”呢?有个养猴子的人,一边给猴子喂小栗,一边说:“早晨给你们吃三升,晚上给四升。”所有的猴子听了都很生气。于是他说道:“那么就早晨给你们四升,晚上给三升。”所有的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名和实并没有什么不同,而猴子的喜怒却大不一样,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的分际而任凭自然的均衡,使两端都能关照到。



我之理解:

      听到这个故事,我们无不觉得猴子之愚昧,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那只被戏耍的猴子,面对钱财、权利、荣誉时,一副急于求取的样子,以为自己占了先机,却被后面的某只手拨弄着,迷了心智,失了自我。

      人们总是急于先得利益、多得利益,而其实那些多少、先后在大道之中自有定数,没有分别。

      人生来有欲望,正常范围内的欲望是生存、成长的需要,正视并满足这些欲望,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但是我们又很容易去和别人比较,一旦比较,就失了初心,无形中被社会舆论、他人的看法和自己的虚荣心所操控,去追求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了。

      所以,要坚持初心、消除分别心。不去分别我和他、多与少和先与后,而是专注于自我的内心,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热爱的事。这需要强大的勇气和智慧,须起心动念时、从一言一行中缓缓修行。

东边小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