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快速读解工具,其“两抓”为:一是抓住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事物主体,即“谁”(写的是谁:人、事、物);二是抓住文本中心词,即表示动作的词语。“一带”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带出中心词的连带成分,使之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方便规范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其二是有一个个自然段的段意带出逻辑段的段意,再由逻辑段带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考――
段意是一句最浅显、最简约、最规范的陈述语气的书面语言。
去多人物、去疑问式、去修辞格、去口语化、去借用化用词语、去长句子或句群等。
例1: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枝啊,绿了。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啊,飞了。
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
一抓“人物”“柳树(主要人物)、春雨和春风(次要人物)”, 进一步整合为“柳树与春天”;
二抓“中心词”—―“洗澡、梳头、捉迷懒”,进一步整合为“醒了”,去掉拟人化修辞格,为“长叶、飘絮”。
由“两抓”,“带”出的段意为:春天来了,柳枝长叶、飘絮了。
例2、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小白兔大声喊:“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
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
去疑问-
一抓人物:小燕子、小白兔
二抓中心词:喊——变式为“告诉”、“问”、“询问”。
带出段意:
小白兔询问燕子为什么飞得低?(×)
小白兔询问燕子飞低的原因。 (✔)
例3、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我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一年级下册《夏夜多美》
二人对话式,合并处理,结合文本内容,关注人物视角。
一抓人物:小蚂蚁、睡莲姑姑
二抓中心词:上岸(变式为“帮助”、“邀请”、“谢绝”。
带出段意:
在睡莲姑姑的帮助下,小蚂蚁上了岸并婉拒在荷塘住下。(蚂蚁视角)
睡莲姑姑帮助小蚂蚁上岸后,并邀请在荷塘住下。 (睡莲视角)
例4、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一年级下册《文具的家》
去修辞格,让段意回归本源。
一抓人物:贝贝
二抓中心词:“回家”变式为“放回”。
段意:贝贝把铅笔、橡皮等文具送回了家。 (×)
贝贝把铅笔、橡皮等文具放回文具盒。✔
例5、 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呀,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一年级下册《咕咚》
众多人物有取舍,有合并。
一抓人物:狐狸、山羊、小鹿等,变式为“大伙或大家”
二抓中心词:跟着跑、
带出段意:
大伙跟着跑✔
例5、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他们弯着腰,流汗,“嗨哟,嗨哟”喊着号子,可是船却走得很慢很慢。//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了口气,船飞快地跑了起来。船工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二年级上册《风娃娃》
复杂的段落,分层提取,中心词合并,在......情况下;:........做.....
一抓人物: 风娃娃
二抓中心词:“看见”变式为“发现”;“吹气”去拟人格变式为“吹”。
段意:风娃娃帮助船工把船吹得快了起来。
风娃娃帮助船工把船吹得跑了起来。
船借助风的力量行驶地很快。
例6、
翻过去...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云,
真的像同学说的
那么洁白柔软吗?
翻过来...... 翻过去......
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
人物隐藏怎么办——找关键的提示语
一抓人物: 小朋友或少先队员
二抓中心词:梦到
段意: 少先队员梦中远足地方的云洁白柔软。
“两抓一带”导学单(三年级)
一、用“两抓一带”法写出下列自然段的段意。
1、古时候有个叶公,非常喜欢龙。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镶着龙,住的房子也一样,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这些龙张牙舞爪,回旋盘绕,好像在云雾里飞翔。
2、老虎正走着,见天上掉下个黑乎乎的东西,响声又这么大,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了!”赶紧逃跑。下过雨的山坡又湿又滑,老虎腿一软,顺着山坡往下滚。
3、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4、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二、把下列句子进行缩句。
1、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神秘的眼睛。
2、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麻欣无可耐何地拍打着翅膀。
3、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4、我常常怀念故乡的许多熟悉的朋友。
5、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6、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湖边的大草地上尽情玩耍。
7、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8、活泼的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
9、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10、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阅读课学习单(六年级)
一、他每天要么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要么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撒在地上,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选自《鲁宾逊漂流记》
二、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被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入一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选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三、贾雨村送黛玉进荣国府后,就备了一份“名帖”,以“宗侄”的名义拜会了贾政。据贾雨村考证,他和荣国府的人都是东汉贾复的后裔。贾政见贾雨村相貌不凡,身材魁伟,言谈不俗,加上又有妹夫林如海的推荐信,当时就答应极力相助。后来贾政为贾雨村题奏,替他谋了一个管职,不久就派往应天府做主事。
选自《门子出主意断案》
四、原来,这黛玉虽然病情严重,但心里还非常明白,侍书和雪雁的谈话都听在耳中,知道了以前说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以为老太太说的那个在园中住的亲上加亲的人就是自已,这样一想,心神顿时清了许多,也消除了死的念头。
选自《痴情黛玉险丢命》 五、周瑜听说曹军已经中了连环计,十分高兴,便带领众将登上江边的山头,遥望江北。他正在为自己的计划暗暗叫好,忽然西北风刮起了一面旗帜,旗角正好从周瑜的脸上拂过。这哗啦啦飘扬的旗帜触动了周瑜的心事,只见他仰面跌倒,口吐鲜血,昏迷了过去。
选自《赤壁之战》
六、刘备生活贫寒,父亲早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编织、出卖草席与草鞋度日。但是,刘备再穷再苦再不得志,心里却始终牢记着自己是汉代皇帝的后裔,企盼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选自《英雄桃园结义》
七、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架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钻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八、曾子之麦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日:“女还,顾反为女杀意”要适市来,曾子欲捕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敷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令上》
把下列句子进行缩句
1、受惊吓的刺猬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3、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4、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5、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6、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7、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8、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9、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10、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11、他恼火地盯着笑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12、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13、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阅读题
穆老师的眼睛
穆老师是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
语文课上,我想起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了,不知不觉地伸进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穆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好像在睛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缩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穆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讲《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三百多位老师来。穆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穆老师叫我回答。我站起来,只见那么多老师看着我,心怦怦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就是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看穆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了。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
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来了。
下课后,穆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睁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提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似乎-- ( ) 激励--( )
洪亮——( ) 赞扬一( )
2、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精神:①活力;精力。②活跃;着生气,③人的意志、品质。④英俊;相貌、材好。
(1)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了。( )
(2)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 )
3、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缩句)(2分)
4、文章围绕“眼睛”,写了穆老师的哪几件事情?用“两抓一带”概括。(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