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国人交,止于信。
【华杉讲透】:与人交往,在于信。言语句句都诚实可信,事情件件都有始有终,无一毫之不信。我们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代入自己,以推类而尽其余,扩充放大,这样对于自己面对的每一件事,就都能止于至善了。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a),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华杉老师解读:“凡事我诚心诚意去做就会成功,不诚心诚意就会失败。因为不管怎么预备也不赶不上变化,我只有定于诚,千变万化,我只以诚待之,如此则四通八达,智慧无穷;诚心诚意,有一说一,说的都是实话,自然顺理成章,不会磕磕绊绊。对任何事情先立于诚,则一通百通,自然明白,不会受到困窘。做什么事,采取什么行动,都先立乎诚,则能坦荡为人,不会左瞻右顾,患得患失,不会枉道从人,搞得自己心里不舒服,还给别人添一大堆说法,做什么都坦荡洒脱,问心无愧。对道理先立乎诚,对纷纷扰扰,我只以一个诚字待之,则世事洞明,智慧无穷尽也。”
这一节引起我对「诚」的好奇,通过对「诚」的延伸学习,让我明白,「诚」不仅是言语和行为层面要诚信,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要立于「诚」,这里的「诚」是发心,无论做什么事,无论说什么话,都要从发心的层面去觉察,是否诚实、坦荡和问心无愧。
我的头脑中闪过了一些过去纠结“要不要诚实”的瞬间,这些之所以能够纠结的瞬间是因为环境是包容和宽松的,在这个环境中,我诚不诚实只有自己知道,因为没人盯着。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了不诚实的事,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会不舒服和难受。
为什么要在这个环境中做不诚实的事呢?我的体会是:因为“钻空子”会有一种暂时的轻松和优越感。因为老实的人都在老老实实地按照规则做事,而我这个不老实的人在别人老老实实做事的环境中,因为钻空子、自欺欺人享受到了比他们更轻松愉悦的“优待感”。其实这种感受是非常心虚的,它不是一种真正的有力量的踏实感。
踏实感来自诚实,诚实地面对自己,诚实地接受好或不好,诚实地去做人做事。
一个人做某件事背后的动机存在的可能性是多样的,这个动机的可能性可能与本人表达出来的不一致。但是在一个相对包容的环境中,没有人会去核实和验证动机和表达是否一致,会选择相信动机和表达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就是在凭良心做事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切身地体会到,因为人性的原因,大家更愿意听“假话”,而不是“真话”。所以这个时候,要不要真实地表达?这其实就是在关系中的一次博弈,如果对方是上级,而且他很爱听这些“假话”,那么要不要说呢?或者,说假话会给自己带来短暂的利益,比如虚伪地称赞会让对方愉悦,可能会提供一些方便。要不要说呢?
说了,可能第一次会发现,哇这样做真的是一条捷径、比诚实做人做事快太多了,在这个过程中会尝到甜头,但是这个“甜头”就像瘾一样,会让自己不断地选择走捷径。这个捷径一开始走还挺奏效的,但是越走就会越难走,越难走越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思前想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这个循环是从第一次自我欺骗、选择更轻松的道路、想要走捷径、没有诚实地对待自己开始的。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体会到,立于诚,也就是立于不败。无论关于人生怎么活,还是具体的某件事该如何处理,自己其实都不需要向外证明、解释些什么,自己唯独需要做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无论它的状态是否诚实,诚实也诚实地面对,不诚实也诚实的面对。即使做了不诚实的事,下一次依然可以选择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