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洪峰(阿蔡老师)赋能李赛成长】《弹性》读书感悟

我们平常经常会说一个人,这人思维缺乏弹性。或者有人会自己说自己,说我这个人脑子就是轴,就是缺乏弹性。那到底什么才是思维的弹性呢?就是思维灵活,有创造力,能够有出其不意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人的思维有弹性,就是我们人区别于机器的地方。


人的大脑加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加工,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加工。


所谓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就是很机械,很刻板,很僵硬,就好像计算机一样,不断的一级一级的拆分目标,精细目标。


而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有点像什么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蚂蚁群。首先我们知道,蚂蚁从来都不是一只蚂蚁生了另外一只蚂蚁,蚂蚁是一窝蚂蚁生了另外一窝蚂蚁,是一窝一窝产生的。它怎么做的呢?一个蚁后到了交配期以后,它会飞到一个单独的地方。然后所有跟它要交配的那些公蚁也有翅膀,全部都飞过去。这么多的公蚁跟这个蚁后交配,交配完了以后,这个蚁后就带着那么多的精子回到这个窝里边来,一次下一窝。一次下这一窝以后,一只蚁后大概能活15到20年,这是挺长的一个时间,然后每过一段时间下一窝,每过一段时间下一窝。它下的所有的蚂蚁,都来自于第一次交配所获得的那个精子。也就是说,它这一辈子就交配那么一次,然后不停地下,不停地下,每次下一窝,所以蚂蚁是一窝一窝产生的。


而这些蚂蚁之间的沟通,在人类看来非常简单,就是那么几种信息素,人类也都可以破解。单个的蚂蚁几乎没有智商,什么事也做不了,但是当你把这一群蚂蚁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词,我们过去叫作“涌现”,在这本书里叫作“突生”。我相信这两个词是同一个英文词翻译过来的,就叫“群智涌现”。


当蚂蚁的数量足够大以后,它们之间虽然只能够有简单的信号的传递,但是它们可以完成很多具有智慧性的事。


从最大的范围看,大脑神经组织的外层被称为皮质。它被一个裂隙分为左右侧大脑半球,每个半球又包含四个脑叶。在大脑的每个半球中,最前部的脑叶额叶,是大脑整合信息、产生思想和行动的地方。也就是我们人类最聪明的地方都在前边。其他脑叶一样,额叶也能被进一步细分,特别是额叶包含了前额皮质,它是本书中反复提到的“明星”。


每个层级中的结构都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连接,接收来自某些结构的输入,并向其他结构进行输出。


当处于最佳状态时,我们的执行大脑会充分放松,我们便能够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操作方式中达到平衡。正是这种平衡,决定了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脑如果太过紧张,我们的这个“CEO”特别认真,管着所有的东西,那么我们就缺乏那种思维的灵动性。


最佳状态是,我既能够像计算机一样地去分析,我也能够突然地获得一个灵感,这两个东西是人脑可以兼容的。


我们可以自主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处理方式,使分析思维和弹性思维相互作用。在这种组合中,有组织又有重点的想法产生了,其中许多想法是纯逻辑步骤无法推导出来的。


我希望我们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有更多的调动我们弹性思维的机会,这时我们才能够有更多的创造力,能够弹性地解决很多的问题。


弹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了解一下蚂蚁群。如果看过《复杂》这本书,你可能会有概念,但是这本书依然给了我们很多新意。首先我们知道,蚂蚁从来都...
    溪子百家阅读 686评论 0 0
  • 人类的思维方式是自下而上生成。不大像什么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蚂蚁群这个如果你们听过我们讲复杂,这个书你可能会有概念啊...
    敬畏上帝是智慧的开端阅读 265评论 0 0
  • 人其实有两套思维模式:逻辑思维和弹性思维。相比理智的逻辑思维,弹性思维才更有助于我们打破或重新制定规则,更好地实现...
    果壳之王阅读 189评论 0 4
  • 今天听了樊登老师读的<<弹性>>这本书 ,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书中关于蚂蚁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小有感悟!...
    德吉央西徐阅读 1,608评论 0 2
  • 作者叫作蒙洛迪诺,曾经跟两个大物理学家合作过,一个人叫霍金,还有一个叫作费曼,他是霍金和费曼的助手。 他跟霍金一起...
    katrina_c01e阅读 2,0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