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洋洋大观,在前几天给大家讲了姜子牙的一些事迹,姜子牙篇呢这边就告于段落了,那么今天再给大家讲一个和姜子牙同一时期并且还是同事的一个人物,他就是周公。
一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觉得这个人很老年纪很大,其实不是。周公姓姬,名旦,又名叔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同胞兄弟。因采邑(封地的意思)在周(现在的陕西岐山县北),所以称为周公。周公天赋极高,自幼就喜欢学习,做事情也很细心,受父亲的影响处处效法父亲,谦虚待人,成年后,文武兼备,博古通今,德行超人,深受父母宠爱。文王在世时,与兄姬发共同辅佐父亲。文王病逝后,与姜子牙一起辅佐武王伐纣,消灭了殷商,建立了新的政权,后又代成王摄政,出师东征,平定三监叛乱;分封诸侯,营建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各种典章制度,即“周礼”。待成王年长后又主动还政于成王。周礼的基本思想是“敬德保民”,强调商亡是由于没有“敬德保民”。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宗教政治理论,认为要“明罚”、“慎刑”,只有爱护百姓,才能“祈天永命”。周公的种种业绩,名垂青史,传为美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刚才给大家做了个介绍,接下来我们仔细讲讲周公。
纣王死了,商朝灭亡了。然而怎样处置商朝的奴隶主和上层贵族呢?这件事令武王非常头疼,一时拿不定主意。武王首先问姜太公,太公说:“我听说过,爱屋及乌。以此推论,从相反的方面说,如果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也不必保留。”其意思是,不光要杀掉殷纣王,而且商朝的其他臣民也不能留下来,把他们也要全部杀掉,以除后患。周武王秉性仁厚,所以他根本不同意姜太公的这种建议。
武王又找来了召公商量这件事。召公不假思索地说:“这很好办。把那些罪恶深重的人统统杀掉,而把那些无罪的人留下来就行了。”武王听后摇了摇头,还是不太满意。
武王又找来了周公商量。周公胸有成竹地说:“陛下,我们大周刚刚推翻了殷商,国力还不很强大,如果这时候就乱杀无辜,势必会逼迫殷商遗民反抗。而使我们的政权无法巩固,使我们的社会无法安宁。如果杀了反对者,那就意味着大部分的殷商遗民都是该杀的,这和乱杀无辜相似。现在我们还是不要算过去的旧帐了,如果原来是殷商贵族,土地房屋是谁的,现在还是归谁所有。不管是殷商贵族还是周贵族,只要拥护周天子,那么谁有仁德,我们就应给谁好处,加以任用。今后谁要是反对周天子,那么就要重重地处罚。这样,殷人觉得有了活路,有了希望,才不会闹事。”周公这种给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安抚利用的政策主张,深得武王的赞许。武王下令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和被关押的殷商贵族;修整商朝丞相商容的故居;培高王子比干的坟墓;将鹿台的钱财散发给人民,打开粮仓,赈济饥饿的殷民。这一切都表明了周公和武王要反商纣之道而行之,给受到纣王迫害的人平反昭雪,从而争取了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地为周效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公大胆地建议,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都,利用他统治商的遗民。又把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分成三部分,分别派武王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治理,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做事情武断是没用的,要知道做事情武断是要出大事的,要顾全大局,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凡事动动脑子。周公的这个安抚政策很周到,赢得了人心不说还平定了是非。
今天就说到这,我是洋洋大带你观天下。谢谢大家
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