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家门口工程,很多村民都曾参与到这条路的修建和维护中来。当时采取的是分段包工制度,从卢龙服务区到我们村这一段路,被我们村村委承包下来,主要负责一些基础性的、修缮性的项目。
村委还组建了一支工作队。父亲因为木工瓦工手艺俱佳,成为工作队的一员,获得了一个技术员的小牌牌。工作队成员不限于本村村民,有一些特殊工种,比如开钩机、开铲车的,就需要从别村招募。
那时,工作队里开铲车的是一个身材魁梧、脸上有些麻子的张叔叔。他和父亲关系不错,到我家吃过几次饭。慢慢和他熟了,在街头碰到他开着铲车经过。还不等我说话,他便喜笑颜开地招呼我上车来。在车停稳的间隙,我熟练地爬进驾驶舱,在他身边的副座上坐稳。铲车不紧不慢地发动了,这时回过头来望一望原先跟我一道在街上走着的小伙伴,他们见我坐上了高大威武的铲车,全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其实,不光是乡村工程精英参与进来,很多普通村民,包括妇女儿童,也为这条路的建设出过力。记得是1998年底,高速刚刚竣工了,路两侧的防护墙需要人力粉刷。村委便发动农闲的村民参与。
那天正值周末,我们几个孩子也跟着母亲、婶子等人一道,干起了粉刷匠的活计。这个活儿不难,就是沿着防护墙上凸起的六边形印子刷白漆——照着印子描就是,只是注意别把漆涂到印子外面,不要撒的哪里都是。
做了一上午,我得到了人生第一笔工钱——十块钱,不过那时十块钱的购买力不亚于现在一百块吧?拿到钱后很开心,去小卖部买了几包辣条、几袋方便面,剩下的犹豫了一下,还是上交家长了。
关于这条路,没想到勾连起这么多松散零碎的记忆。从最初的新奇、兴奋到慢慢的熟悉、淡然,村民对这条路的态度也存在一个转变的过程。如今,它静悄悄地伏卧在广袤的乡野大地上,将自己融入沿途乡民的生活中,与村庄和乡民们一同老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