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秦破燕
与匈奴一战中,李牧针对匈奴军骑兵机动性、战斗力强及以掠夺为主要作战目的的特点,实施坚壁清野,使敌人优势无从发挥,军需无法补充,同时加强自己的力量,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战斗力;同时,李牧将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了极点,主动示弱来麻痹对手,诱敌深入后重拳出击,在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后,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威力,进行包围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这次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对后世以步制骑的战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即李牧被调回朝中,进入权利核心,甚至一度成为了相国,大约公元前246年,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的质子。出使的过程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从结果来看,也可以说是不辱使命。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赵偃即位,由于没有使用好廉颇,致使赵国内部消耗,廉颇打败了同事乐乘,结果确是廉颇与乐乘双双离开了赵国。加之此时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早已作古。李牧俨然成为了赵国生存的希望。
李牧战场上的第二个对手,是老牌诸侯国燕国,本来燕国与赵国的关系还不错,现在的河北省还留有“燕赵大地”的称呼,本应远亲不如近邻的他们,反而却是“塑料姐妹花”,栗腹认为,长平之后,赵国地动山摇,国内青壮年几乎死伤殆尽,留下的只有黄发垂髫,正是借机进攻的好机会。燕国也是头脑发热,两国随即爆发了鄗代之战。燕国这种只看眼前利益,没有看到背后敌人,反而向盟友开刀的操作,终有一天会作茧自缚。
李牧扼守代地,牵制燕国的西路军,让其东西会师、合围邯郸的战役构想,始终只能停留在草图的虚线之上,无法变成现实,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倾秦指挥西路燕军,气势汹汹,兵临城下,李牧呢,毫不为之所动,依然先采取守势。等燕军的锐气逐渐低落,他趁机带领主力,展开猛烈的反攻。
骑兵、车兵、步兵和射手,彼此配合,互相协同,打得燕军溃不成军,主将倾秦也丢了性命。而作为燕国主力的东路军,结局更惨,主将栗腹被斩,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鄗代之战,表面看是赵军完胜,其实是典型唇亡齿寒,但是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我无情了,燕赵两国彼此在撕咬中,脆弱的生存着。
秦国此时已经是吕不韦当家,吕不韦商贾出身,最看中的便是利益,吕不韦想要扩大自己的在河间的封地,于是计划攻打赵国,然而,秦国另一个“天才演说家”的出现,让利益更加扩大,这个人便是甘罗,十二岁的他出使赵国,以帮扶赵国攻打燕国为诱饵,未动刀枪,忽悠下河间一代五座城邑给秦国,随即,秦国送回了人质燕太子丹,前244年,赵悼襄王派李牧进攻燕国,李牧随即整顿人马挥师北上,李牧的战力很强,很快就攻占了燕国的武隧(今河北徐水西北的隧城镇)、方城(今河北固安南部),以及上谷(今天河北张家口一带)的三十座城邑。
开心的赵王大手一挥,将上谷附近的十一座城,分给了秦国,却说甘罗,鼓舌摇唇之间,就获得了河间五城,加上赵国后来的附送。居然收益比赵国还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甘罗直接被封为“上卿”,地位接近于丞相,所以流传了甘罗十二岁拜相的说法,可以说是适度夸张。然而,秦国的利润,就是赵国的成本。如果说燕伐赵,只是火中取栗,像极了北宋的“联蒙抗金”那么赵攻燕,更是升级版的金国的“北失南补”,将土地给更强大的国家,然后攻取弱国的土地,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过了两年,燕王喜,再次派剧辛进攻赵国,剧辛凭借自己当年与庞煖作朋友时的印象,认为庞煖是很容易打发的人。结果剧辛轻敌,率军冒进,被赵军统帅庞煖击败,剧辛被俘杀,燕军损兵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