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好天气》中印象深刻的情节(112)——“出名”的萧家(2)

网图侵删

萧家的门口再也不“荒凉”了,曾经因为好褔照片导致的人人避之变成另一种景象:

塘东人像一群游客在黄招娣家前门后院兜兜转转的,看见了鸡鸭,看见了后院的菜蔬和竹竿上晾晒的寿衣布料,却看不见人。那房子犹如一座庞大的坟墓,埋葬了罪恶之后如释重负,显得寂静而肃穆……

不算远道而来,但因为没看到两姐妹的真容,塘东人不愿离去,他们选择去扒萧家的窗户,妄图通过几条可怜的缝隙看清楚屋里的情况,却不想窗子忽然打开,一盆泔水从头浇了下来。

那个泼水的小女孩怒目圆睁,站在幽暗的客堂里,她用盆敲着窗台,声音听起来尖利而刺耳,我们家不是电影院,没有电影给你们看,都给我滚回塘东去!

说话的人他们也没见过,不是好英,不是好芳,而是最小的那个妹妹——好莉。谁也不知道那两个姐姐去哪里了。

本段假如就这么写,确实没什么新意。但苏童的笔果然老辣,他把镜头一转,对准了我母亲——塘东招娣,关于为什么,只需要稍微提点便可以令读者明白了:

我母亲永远都是塘东招娣,是塘西招娣的反面,现在她不仅确立了蒙冤者的身份,也在一场漫长的苦斗中最终胜出,恢复了善良而美好的声誉……

的确,从好褔丢掉的那一刻,所有的风浪、质疑,都在真相揭开的那刻为我家鸣冤昭雪了。大家找不到两姐妹,也不清楚萧家接下来会怎样做,于是,我母亲变成了另一个关注对象。她所到之处不是为当初所言所行道歉,就是对塘东招娣家的怜悯表示后悔。但,无论他们说什么,我母亲都很淡定,反正都过去了,我怎么也是个工人阶级,不能像黄招娣觉悟那么低,她也是可怜人,丢了儿子已经够可怜,生出这两个女儿,就更可怜了……母亲的大度赢得所有人对她高姿态的敬佩之情,但他们不是想听这些,而是想知道我母亲怎么看待萧家发生的这件可谓奇耻大辱的事情,母亲稍加思忖后说,姐姐卖弟弟虽然天理不容,但毛主席怎么说的,要把坏事变好事对吧?她们毕竟给弟弟留了条活路,也给萧木匠黄招娣留了个念想,只要弟弟活着,说不定就能找到,对不对?

别说,母亲没有谈到惩罚,没有怨恨,反而将希望和宽恕提了出来。这样应该是最好的安排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