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读的方法》观感
两个星期陆陆续续读完罗胖写的《阅读的方法》。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牛人是怎么读书的,结果我们都被书名骗了。
本以为是教我们怎么阅读的,方法大于天嘛,结果作者避而不谈方法,而谈阅读的好处,方法尽藏在好处里,只有读完每一个部分,再体味一下,才有“原来这就是阅读的方法”之感。
所以抱着线性找方法的读者,不适合读这本书,只想知道现成的方法,而不去顺着作者的思路,排山倒海般地把阅读看成强劲的大脑、遥远的地方、奇妙的创新、极致的体验的读者,更不适合读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挺厚的,需要思考和想象,更需要延伸。
当读者自己挖出方法后,每一章都是开阔视野,跟着作者联机学习的路径。
因为这本书为每位读者串联了160多部著作,想想一本书里体会这么多书共同创造的峰值体验,不好好读《阅读的方法》,作者都会被辜负了。
如果能顺着相关主题阅读很多书,我们能跨过每个自己觉得本不可以跨过的坎。这是我自己的读后感。
其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前言里一个小例子。
说的是写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柯维(Stephen Covey)在回答别人问过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不爱我的老婆了,我该怎么办?”他的回答让我瞬间明白了这本书为何要叫做《阅读的方法》。柯维说:“如果你不爱她了,那你就去爱她吧。”
好比学生问我:老师,英语单词太难背了,有什么好方法?
我完全可以跟他说:好方法就是你愿意去背啊。
是不是瞬间有意思起来了?
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当你愿意拿起书来,开始读,就是一切方法的开始。
读《阅读的方法》的个人体会
作者说,关于读书,有很多“清规戒律”:要读经典、要读原著、要逐字阅读、要精读、要做笔记……,但他说,书籍的世界,本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张网。有很多知识的触角,像一颗颗暂不发芽的种子一样蛰伏着,在后来的日子里偶尔钻出地面,多年之后,自己早已深受其惠。
读不懂的书,没意思的书,大可扔掉不读,没有恒心,也没有系统又何妨,一本书有时候只是一站站地把你接力送到下一本书面前。只要保持愿意读的心灵,总会催生出无数兴趣。
所以,书籍的世界是一张网,连接一个观念和另一个观念,最后在你头脑里以更复杂的形式让你的迭代升级。
因为兴趣,所以行动,这是我领悟的阅读方法之一。
作者以其庞大的知识体系,为这本书写了四个部分,他们分别是强劲的大脑、遥远的地方、奇妙的创新和极致的体验。
相信我,这四个部分完全没有在谈阅读的方法,但它们绝对让你有给脑子洗了个澡的感觉。带着清新的感受,你似乎有种阅读恨晚之感,恨不得马上要来一个阅读马拉松。
只举其中一小章节,就可窥探本书的宏大。
这小节叫做:转念-给大脑装上开关。
一个人的状态 ,不是由事实和行为决定的,而是由此刻的观念决定的。改变观念,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世界。
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但读书却不是往脑子里随意注入观念的注射器,也不会因为读懂了书中的讲的道理就发生了认知升级。
真正的过程就是书读多了,得到了更多的现象解释、更多的思考角度、更多的反应模式,原来的观念不是更换了,而是掺入了新的东西。
一个很震撼的例子就是李贵希校长的书里有这么一段关于一所学校在“如何利用黑板”方面的规范。
作为老师,有些做法已经深入骨髓,但其中几条还是让我拍案叫绝:
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不要再讲课;
利用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同学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应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在这些文字里,我不仅学到了可以实践运用的方法,也看到了一个老师对不同状态下的学生心态的把握。
强调每个行业各个细节的细微,其实有时候就是功夫。
记得刚毕业我还没当老师的那几年。在IBM公司,我学会了敬业,和全国各个销售代表打交道,和大boss沟通出合同的细节,这些也构成了我或许不用加班就能把事情做完做好的前提。
还就是细节,决定了我们在各自领域的敬业和专业。
这不止是《阅读的方法》
阅读《阅读的方法》,作者潜入深出地通过比喻、引用、联通的方法将一段段文字的魅力跃然纸上,有时仅一小段文字,就能召唤出丰富的认知模型,帮我们越过工具看到人,越过场景看到全局。
所以,这不是阅读的方法是什么?
当然,如果你想追求阅读的方法1、2、3,那作为文科生的作者显然会辜负你的期盼。但相信我,拿起这本书,你自会知道文字背后透露的阅读的方法,让你进入一个阅读马拉松的场景。
这不就是阅读的方法嘛。
至少 ,你拿起书来读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