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远房的伯伯,做了四十多年的乡村民办教师,临退休时转成了公办。他是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有学问明事理的人,所以谁家有个婆媳矛盾妯娌别扭财产纠纷啥的都找他去评理断官司。可是我这个伯伯因为一辈子在学校教书,说话时落下了一个话吧,开口说话总是慢条斯理,总要说“这个……这个……”,即便跟小孩说话也是这个腔调,无论什么时候说话都像那个时代没有多少文化的村干部在开会。时间长了,人们因为他的古板和老套,不再去找他了,他也活成了乡民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我想起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就有一个喜欢炫耀自己留学经历的教育部督学。督学来到三闾大学视察,步入会议室,干咳两声后,便抑扬顿挫地讲起来,每段话的开头都煞有介事地拿腔拿调地重复这么一句话,“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读者读到此处,眼前都会浮现出一个不学无术迂腐可笑的形象。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其口头禅是“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独有的口头语的出现,源自于她的儿子阿毛被饿狼吞噬,也暴露了她的思想和情感已经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所慑服。
其实就是现在,我们身边有这毛病的也大有人在。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做同学的时候没觉得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自从这位同学当了乡干部,当了几十年以后,同学们再见面,发现我们已经无法像先前那样正常交流了。因为我的乡长同学每开口说话,总先得摆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得拽着说话,而且还伴有固定的手势,即便是对他最亲近的人,也不例外。就是说,这些人说话已经完全格式化、套路话了。
我们可以随手搜集一些经常听见的话吧,有动辄说“真的……真的“,有常说“的确……不骗你……”,有离不了嘴的“应该……应该……”“必须……必须……”,有张口闭口“可能吧……”“或许吧……”。第一次听人这样说话,没什么,时间长了,能让人陡生厌烦,起一身鸡皮疙瘩。
不知道从何时起,单位里新来的年轻人,在正式场合脱稿讲话,统统是三句不离“然后……”,有开口第一句话就说“然后”的。说五分钟话,里面能含几十个“然后”。还有说“那么……那么……”的,也是上台开口第一句话就说“那么……”的,我听了很是诧异,这“然后……”“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放在句首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句法改了吗?难道这些人不是中国人吗?汉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到了你的嘴里竟贫乏到如此地步了吗?话都说不利索,还出门做什么工,还当什么官呢!
说话不同于吃喝拉撒睡。吃喝拉撒睡是个人的事,而一开口说话就是跟人交流沟通的事,这可不是小事。开口说话属于向外输出,质量低劣是因为输入不更新。简言之,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学无术,不增添新鲜血液,张口说话,必然臭气冲天。而语言贫乏干瘪,表达呆板机械,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作的高效开展,尤其对那些所谓管事的人来说。
古人讲,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有的人,尤其是一些未能远谋的肉食之辈,不开口说话,你看他道貌岸然人模狗样跟个人物似的,还不觉得他有多不堪,一开口,连底裤都能漏出来,越说话越倒人胃口,这不是戏谑之语,相信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