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

读报告总是太辛苦,所以解读大有市场。放到历史也是这样,不可能每一位读者都是专家,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用较少的时间赚到更多的东西,哪怕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我也是大多数中的一位。我花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明朝那些事》。曾经我对明朝历史毫无了解,只知道是一个宦官当代,皇帝昏庸的悲惨时代。却没想到这一切背后有很多更深入的真相以及我所不了解的一切。

一个朝代的兴起,到它的辉煌,到最后走向衰退直到被另一个王朝取代,有些悲凉。在这277年里,有那么多东西,比如天道,道义,气数,理想,热血,坚持,黑暗,杀戮,残忍等等纵横交错。参与演出的人也决定了这个朝代的命运,于谦、杨涟、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等等,这个朝代涌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命运都被所谓时代的洪流推搡着,真正的勇敢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知道害怕什么却依然面对并战胜它。

“最后”这个词,是多么的悲凉。最后一位皇帝,就是亡国之君。我们向来对亡国之君都是嗤之以鼻的。“昏庸”“贪图享乐”之类的标签强行贴上去,我们把王朝的覆灭全部怪罪给他。然而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崇祯皇帝,他尽到了一个皇帝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皇帝的权利。从登基起,他每天勤于政务,杀奸宦,抗辽金,平叛乱,他一直在为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王朝而竭尽全力着。他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愚笨。相反,我觉得他是一个极为精明的政治家,否则他怎么能刚登基便打败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呢?怎么能一次次延长着这个衰微王朝的寿命呢?

然而啊,明朝,气数已尽啊。

烂摊子烂到了家,内有叛乱,外有入侵,文官皆猪。他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力挽狂澜呢。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了38小时40分钟终于把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给看完了,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最后一个皇帝崇祯,随着历史人物的跌宕...
    三木草央阅读 4,982评论 0 9
  • 写东西本身就是一件挣扎的事,像是用刀片刺入皮下三分,洒下种子,缝合伤口,它不会开花也没有生命。我小心的审视...
    玖让阅读 621评论 2 6
  • 图/李叶 认清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时间轴要锁定在“现在” 不要把重点放在“非日常”上\找回对自己的信任 由减分法...
    成都业之峰装饰阅读 147评论 0 0
  • 刺激写作 心流的可复制 你做什么最幸福? 哪些事情给你心流的体验 《心流》,研究幸福的科学。无疑,心流是快乐的源泉...
    雁飘零阅读 362评论 0 0
  • 合上书本才看到封面若隐若现的一句英文“the fear reflex”,我的英文不好,将它直译为“恐惧的反射”。 ...
    小薇子阅读 3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