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告总是太辛苦,所以解读大有市场。放到历史也是这样,不可能每一位读者都是专家,所以大多数人都选择用较少的时间赚到更多的东西,哪怕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我也是大多数中的一位。我花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明朝那些事》。曾经我对明朝历史毫无了解,只知道是一个宦官当代,皇帝昏庸的悲惨时代。却没想到这一切背后有很多更深入的真相以及我所不了解的一切。
一个朝代的兴起,到它的辉煌,到最后走向衰退直到被另一个王朝取代,有些悲凉。在这277年里,有那么多东西,比如天道,道义,气数,理想,热血,坚持,黑暗,杀戮,残忍等等纵横交错。参与演出的人也决定了这个朝代的命运,于谦、杨涟、张居正、戚继光、袁崇焕等等,这个朝代涌现了这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命运都被所谓时代的洪流推搡着,真正的勇敢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知道害怕什么却依然面对并战胜它。
“最后”这个词,是多么的悲凉。最后一位皇帝,就是亡国之君。我们向来对亡国之君都是嗤之以鼻的。“昏庸”“贪图享乐”之类的标签强行贴上去,我们把王朝的覆灭全部怪罪给他。然而事情并非完全如此。崇祯皇帝,他尽到了一个皇帝的义务,却没有享受到皇帝的权利。从登基起,他每天勤于政务,杀奸宦,抗辽金,平叛乱,他一直在为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王朝而竭尽全力着。他不像后人所说的那样愚笨。相反,我觉得他是一个极为精明的政治家,否则他怎么能刚登基便打败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呢?怎么能一次次延长着这个衰微王朝的寿命呢?
然而啊,明朝,气数已尽啊。
烂摊子烂到了家,内有叛乱,外有入侵,文官皆猪。他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力挽狂澜呢。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