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对适合你的早起方法,原来早起可以变得如此简单
今天是我挑战早起一周年的日子,特做此篇留作纪念。
1.为什么要早起?
因为几个原因:
1)过够了睡懒觉的生活。
一年前的我是个特别嗜睡的人,赖床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我可以以床为活动中心赖一周,吃饭、睡觉、看书、刷手机、看电脑,或躺或趴或坐或靠,怎么舒服怎么来,“门在枢纽转动,懒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这话很形象地形容了我这样的人,所谓的放假,就是一定要一觉睡到中午的那种。原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渐渐发现,躺在床上,会容易让人丧失斗志,随着一大堆的难题接踵而来,把我这样的喜好逼到了尽头。
曾看到有人说“早起,解决了我人生中一半的痛点……”,也许早起会是能助我脱离困境的那根绳子,我想顺着绳子爬上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
2)想要有高效的睡眠
我的睡眠一直都很浅,入睡时间长,躺在床上通常要2小时才能睡着,容易醒,半夜醒了就很难继续入睡,大部分情况是睁着眼睛等天亮,白天又非常疲倦,如此往复,恶性循环,也许,没有尝试过的早起,能打破这种怪圈,改变我的睡眠情况。
3)想要有独处的学习时间
我有个4岁的女儿,那时女儿在上托班,我负责接送,每天早上睡到7点起床,总是匆匆忙忙地送她上学,白天还有许多家务和其他事情要处理,到晚上时已经精疲力尽,想给自己抽时间充电,但总是容易被中途打断,没法集中注意力沉浸式地看书。仔细盘算了下,也只有早上的时间段,趁着家人还没起时,能挤点时间安静学习了。
4)新鲜的有声体验
去年的初春,对有声行业充满了兴趣,想尝试录个声音专辑记录下自己的成长,恰好想从晚睡晚起的人转变为晨型人,有了这个念头后,就更有动力了,不论这个过程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可以帮助我留住当时的想法,便于总结经验,于是,兴致勃勃地准备挑战早起。
刚开始只是记录早起的感受,后来想着反正都要早起看书的,不如就开着直播边读书,边认识些早起的人交流下经验,互相鼓励,帮助坚持。
2.关于早起,你需要提前知道:
1)起床时间设置成几点合适?
一说到要开始早起,总会有人踌躇满志地喜欢把flag立在山顶上,“从今天开始我要每天5点起床!”听着很厉害,但是真的容易高估自己,尤其是对于白天还要上班的宝来说,可能一个星期都坚持不了,在我直播间也有些“不听劝”的小伙伴,想来早起打卡,通常两周后就见不到人了,所以“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是有道理的,需要对自己的自律性有个合理的预估,充分认识到想要培养早起的习惯,可不是坚持21天就能养成的,即便坚持半年,也会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所以需要稳扎稳打,把地基打牢了。
从原来起床的时间提前15分钟作为最开始挑战早起的时间是合适的。最开始可以设置闹钟,当你渐渐发现,总能在闹钟响之前就自然醒,此时起床也并不觉得困难有拦阻时,说明你已经能驾驭住这个时间段了,可以将起床的闹钟再提前15分钟,依此类推,如此觉得吃力,也可以再放慢速度,把起床时间再推迟15分钟,直到能顺利起床,精神状态也不错。
也许有些人听说过睡眠周期,一个周期通常是1.5小时,所以可以根据起床时间,倒推自己睡觉的时间,在进行完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后醒来,是比较省力的,如果正处于深睡时被闹钟吵醒了,可能会有起床气,甚至关掉闹钟继续睡回笼觉。
我是从最开始的7点起床,提前到6点45起床,用这样的方式一直到现在4点50醒,5点至5点半之间起床,亲测有效。
2)早醒还是早起呢?
可能对于跟我一样喜欢赖床的朋友来说,可以做到早醒,闹钟响了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状态,但要起床就非常困难了,尤其像在寒冷的冬天,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床穿衣,是需要透支意志力的,非常难坚持。如果是这样的话,不妨放慢脚步,先适应早醒的状态,立足于这点后,再寻找起床的机会。
3)醒了干些什么呢?
推荐先做些你特别喜欢做的事,除了继续睡觉以外能让你感到非常愉悦的事情,如果你有刷手机的习惯,不妨就把刷手机的时间放在早起时,但要注意开盏灯,以免影响视力,如果不方便开灯,会打扰别人休息的话,那不妨起床去客厅看吧。
当早起对你来说渐渐没那么困难时,可以考虑升级你起床后做的事情了,可以慢慢过度成读书、写作、锻炼等等你一直想要培养习惯去做的事,还是那句话,这个过程一定要慢,生命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若想长久坚持,切勿急于求成、一蹴而就。
4)补觉是有必要的吗?
对于早起来说,中午短暂地休息能帮助自己快速恢复精力,是件性价比很高的事,让你一下午都能有充沛的精力继续工作学习,如果条件不允许的话,改变午休的时间,偶尔提前或者是延后也是可以的,在犯困的时候即时补觉,比硬撑着不睡更划算,人的精力像一次次短跑,冲刺过后短暂休息放松,能帮助下一次冲刺时依然有良好的状态、稳定发挥。我最初开始挑战早起时,都撑不到中午,上午9点就要补个觉,睡个半小时起来,等后来白天上班后,已经能撑到中午12点半才午休了。
5)睡上要早睡吗?
如果晚上睡得晚,没睡饱觉的早起是会头疼的,能感觉到自己不在状态,甚至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只想睡觉,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在晚上早点上床,冲个澡,睡前不要看手机,让房间处于黑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状态,如果此时大脑兴奋,安静不了,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吸气和吐气的时间都尽可能拉长,等睁开眼时,通常就是早上闹钟响之前了。
培养固定的睡前流程,固定时间上床休息,有助于你更快入睡。
自从我培养早起习惯后,晚上基本上都是9点-9点半上床,不看手机的话头靠上枕头10分钟就沉沉地睡去了,一觉醒来时已是清晨了。
6)偶尔间断早起怎么办?
这通常是很多无法坚持早起的人的根源所在,当坚持早起了一段时间后,大概率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导致晚上没有睡好,早上起不来,几次下来,觉得非常受挫,就放弃早起了。其实早起是个长期的目标,中间间断个几天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用太过焦虑,允许自己放松几天,然后恢复正常生活后继续坚持早起就可以了,以后遇到不可抗力,再间断几天,也不用有负罪感,平常心面对。
有时半夜我女儿会有些突发状况,或者是我家仓鼠又越狱了,我醒来处理完后再继续睡会让我的睡眠质量太打折扣,早上精神会非常疲惫,昏昏沉沉,影响白天的工作,所以再遇到这样的情况,索性就把闹钟时间延后一些,安安心心地一觉睡到大天亮,到晚上早点睡觉,第二天继续早起。
7)早起时可以喝茶或者咖啡吗?
有些早起的博主是有这样的习惯的,但我觉得因人而异,以前看过关于脑神经的书上说,“任何会对脑神经产生刺激的食物都不建议摄入”,我的情况是,难得喝茶和咖啡确实会非常影响我的睡眠质量,深睡时间会明显变少。我每天醒来都会看手环对睡眠的监控,通常睡眠时长是7小时,深睡是1.5小时左右,REM是30分钟左右,期间没有清醒时间。REM时间如果很长,很有可能是晚上梦多,醒来后也会学得犯困,但只要睡眠时长充足,哪怕睡眠质量不高,醒来后的状态也是很不错的。但如果有长期饮茶、饮酒或喝咖啡习惯的人,可以试试看如果停了之后睡眠情况是否会有变化。
8)有什么可以改善睡眠的推荐的方式吗?
还真有,除了不要喝茶叶和咖啡外,睡前不要饮酒,可以试试晒太阳、或者把办公桌移到阳光充足的位置,增加锻炼的项目,健康饮食、稳定情绪、定期释放压力,都会对睡眠有明显的改善。
9)我为什么要早起?
你需要找到足够能说服自己的早起理由,找到早起的动力源,当你需要动用意志力早起时,也许经常会需要面对自己心底的质疑的声音,“我为什么要早起?”“我早起真的有意义吗?”“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干嘛不一觉睡到中午?”“别人都还在睡,我为什么不再睡一会儿呢?”等等等等。当你问自己这些问题时,你能给出坚定的回答吗?有时,成败就在于一个回答,你是否能说服自己立刻从床上起床。
当我的脑中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也曾犹豫过,但因为我认识了些早起的朋友,他们经常会在5点半时在我的直播间等着我开播,当我松懈时也会提醒我勉励我,让我感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了不让他(她)们久等,我会逼自己一把摸黑从被窝里起来,赶紧穿衣服。另外早起后我为自己安排的内容是读书,阅读本就是我喜欢做的事,跟朋友们聊聊天也很开心,每天一起迎接太阳渐渐升起,照亮天空,有种不论昨天过得多糟糕或是多精彩,都在此时全部清零的感觉,新的一天开始了,又可以创造新的记录了。就这样,一天比一天更加接近我的目标,享受成长、享受变成熟。
10)需要去找早起的圈子吗?
我非常鼓励你去寻找这样的圈子,因为一个人走,走得快,一群人走,走得远,一个人是做加法,一群人是做乘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最低效的学习方法是一个人埋头苦学,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群人同步共振,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为自己寻找良性的影响来源可以帮助自己更省力地坚持下去,从别人的经验中也可以学习成长,“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也体现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学过这些,就应该为己所用,帮助自己改变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3.帮助我早起的书单
养成早起的习惯需要读多少书呢?
下面列出的这些是我读过的自认为对我坚持早起有帮助的书,
《4点起床》、《精力管理》、《晨间日记的奇迹》、《早起的奇迹》、《这本书能让你睡得好》(这是按我看的顺序排列的)
其中我特别推荐的当属《精力管理》了,很少有书会看3遍,这本就是,内容很有实操性。
早起对我来说算是我所秉持的“书以致用”原则的案例。
面对想要早起的问题,通过读书+实践的方式,阶段性地解决了一个难题,虽然现在刚坚持了一年,除了入睡变快、自控力变强、交到了些早起的朋友、性格变得更积极阳光了、光利用早起的时间就读完了20本书以外,还暂时未看出些质的改变,但相信如此坚持下去,假以时日,量变带来质变,一旦让停止的火车行驶起来后,就很让它再停下来了。
今天写这篇花了快3小时,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加油,不断踏出舒适圈,看看会有怎样的变化。
----------------------
谢谢关注点赞支持,有评论必回。
早起读书的源山夫人,
致力于用读书解决生活中出现的一切问题,
在这里记录我的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