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研中成长
——聆听夏雨老师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有感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有幸聆听了,学校夏雨执教的二(1)班研讨课《角的初步认识》,夏雨老师是一位朝气蓬勃的青年男教师,教低段对于一位男教师来说是有挑战的。同时作为新来的我还是很期待进入各个不同年级聆听老师们在班上的教学研讨课。
一、授课资料分享,便于教师研讨
昨晚接到通知就看到数学教研群里夏老师已经提前把自己所教的教材、教师用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发到学校数学教研群供大家学习。学校的老师都是很专注的,不用过多强调,执教老师会提前把能分享的资料都分享到群里,这个一份非常真诚和有责任的表现,这一点我非常的欣赏,同时感谢执教老师第一时间提供资料供大家先行学习或是作为参考。同时也是告诉自己,日后学校的这样教研课,我也应该尽能力把能做好的提前做好及时在群里分享给到教研组的每位教师。
二、分享教学设计,促进规范撰写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及画法”的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先点开教材《角的初步认识》自已也有上过此教研课,但人教版教材与北师大版的设计还有有一些不同。随后点开夏老师的教学设计,打开教学设计,给我第一感觉是有累,也许是年轻的夏老师还缺乏一些关于教学设计的规范撰写经验吧!会让读者我阅览起来很难短时间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还有具体的经过了哪些教学过程。虽然有足足6面,其次我仔细阅读后,发现只有群里发的教学设计就只有教学过程,大多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的形式呈现,还注意到设计了四个环节,分别是——一、引入。二、归纳。三、比角。4、画角。5、小结。
故不说写的好不好,就这几个字确实是简单了一些,并且教师一直要注意的书写格式也没有规范书写。
阅读完夏老师教学设计,我大致把这五个环节用上标题,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过程会更好一些。
例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激发兴趣
2.揭示课题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一)找---联系实际找角
1.出示教材38页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1)仔细观察,你们能在图中找到角吗?
预设:抽生指角,课件展示出角。
(2)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这些角吗?
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在日常生活里很多地方都有角,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也有角,课件展示剪刀、钟表、三角尺。那这些图形有角吗?谁再来指一指?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认---归纳角的特点
1.课件出示隐去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角的特点
(三)折---自主探究,折出角
1.小组合作,创造出一个角。
2.学生指出自己创造的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四)比---感知角的大小
1.比较角的大小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吗?
预设1:学生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抽生折纸后再用重叠法验证,角没有变大。
预设2:学生把角的两条边张开。
抽生折纸后再用重叠法验证,角变大了。
3.巩固练习
下面这三个角,谁大谁小?用你的学具比一比。
(五)画---体验感悟
1.学生看书自学,找出画角的方法。
2.学生尝试画角,找几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
3.教师示范并加以说明方法
a.画一个小圆点。
b.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边。
c.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4.学生自己再准确地画出一个角,同桌相互检查。
三、课堂总结,拓展升华
请你剪掉长方形的一个角,看看剩下几个角,谁的方法多?
三、承担教研观摩,提升教学业务
其实数学教学设计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如是非常高质量的还可以更具体一些。其实在撰写的过程中也是教师对本节课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最终呈现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如是上完课,还可以撰写教学实录,这里就会有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最后还附上自己的教学反思。
如果一学期一位老师自己打磨出一节自己的精品课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很好的蜕变过程。这对于正需要成长的青年教师尤其重要。所有文字资料的撰写和不同阶段的修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的一稿、二稿三稿甚至是多稿。这需要学校有这样的磨课意识和教师磨课平台,让我想到了斯苗儿老师的“好课多磨”
四、角的大小比较,迷糊学生认知
一节40分钟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备课,作为青年男教师语态和课堂教学的状态都很好,还感受到了班上40位孩子的认真和学生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学生数学眼界阔,懂得也非常的多而深。班上的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教师平时扎实的课堂教学和得法的训练。孩子们都是安静的坐着,眼里闪着光,非常期待老师精彩的数学课堂,夏老师的新课导入和讲授第一个新知点都落实的很到位,学生也很清楚的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通过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折一出一个角,让学生用自己折的角通过摸一摸、扎一扎进一步感受到尖尖的角是角的顶点,那直直的是角的两条边。在角的大小比较环节,当老师用两张大圆纸片,一个让学生折出一个角,另一个是自己折的一个较大的角,让学生目测比大小,学生很快比出来,因为不管是从折类似于扇形的面积比还是从哪比都让学生得出老师折的更大,这里忽略了比角的大小到底是比什么?如果老师进一步用角的符号标注出来,这样会更好一些。会让学生直观明白比较角的大小到底是比哪个部位?
第一个是直观的比,第二个就有点难了,这时老师在课件上初始两个相差不是很大的角,这时,老师着急要可以叠合比较角的大小,但是在这里,学生会因为这时定在大屏幕上的两个角,怎么也不会去想把它们叠合比较,叠合比较只是一种方法,哪这个环节将如何突破角的大小比较的难点呢?
案例:比---感知角的大小
1.比较角的大小
把你们创造的角和同桌比一比,谁的角更大呢?你是怎么比较的呢?
得出重叠法: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要先对齐,再观察另一条边张开的大小,可以得出露在边外面的角大。(同桌之间互相比较,教师巡视)
2.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吗?
预设1:学生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抽生折纸后再用重叠法验证,角没有变大。
预设2:学生把角的两条边张开。
抽生折纸后再用重叠法验证,角变大了。
总结: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两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和边的长短无关。(板书)
3.学生动手操作,用活动吸管制作角,再次验证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整合学习经验,注重原始认识
上到这里,很多孩子都没有太多兴趣了,从孩子低段孩子的注意力中我们也知道,她们并没有那么的长,从孩子课堂的说出的话,深知孩子对角的认识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如:孩子说出45度角、这个是直角、钝角、锐角等等,这是自己班上的学生,明显:孩子在课堂上展露出来的,会让老师不知如何应对。如何基于学生的立场,让“教”真正发生在孩子需要的“学”上,这是我们要去思考的。是按教材教,还是按学生的学情教呢?学生并不是对角的知识一无所知。
六、加强板书设计,展示本科重点
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可以映射出本课的知识脉络和知识要点,有点遗憾老师的课题没写,留下的整体构建也并不协调和完整。这也许是教师本课的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