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表型可塑性:讲道理的“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文/犬君 图/Gary Rosenberg)

古人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意指事物好坏与环境有关。

图:橘?枳?

虽然橘和枳其实是两种植物,但是生物学中,确实有一个类似的概念——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许多生物的形态,确实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图:蜒螺属Puperita的螺类

一个经典的例子:左边黑壳白点的螺生活在低盐分地区,右边白壳黑纹的螺生活在高盐分地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图中的螺都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也是,生境不同,长得又差别那么大,确实怎么看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图:蜒螺属Puperita的螺类

然而在将这两种螺互相对调到对方的生长环境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黑壳白点的螺新生的壳是白底黑纹的,而白壳黑纹的螺新生的壳却是黑底白点的!

这两种外表不同的螺,其实是一个物种——斑马蜒螺(Puperita pupa)。这种螺的壳长什么样,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点,是通过生长环境的盐分而定的。

图:一种学名为Nemoria arizonaria的尺蠖

无独有偶。

上图中,是一种学名为Nemoria arizonaria的尺蠖,左边是春天出生的个体,右边是夏天出生的个体。

春天出生的个体以橡树(Oaks,即栎树)的花序为食,长得跟花序一样;而夏天出生的个体则以橡树的叶子为食,长得则和橡树的枝一样。

图:某种蚜虫,左具翅,右无翅

种群密度也会对某些物种的个体形态产生影响。

通常而言,蚜虫是不长翅膀的,只知道趴在植物枝叶上拼命吸树汁。然而当蚜虫的密度过大时,有些蚜虫种群中会产生具翅的个体,这些个体便可以迁徙到新的领地。

而在密度较低的环境中,不会有具翅的蚜虫诞生。

图:一种沙漠蝗虫

蝗虫也会有类似的现象。

上图是一种沙漠蝗虫,左边为群居个体,右边为独居个体,两者的外貌差别巨大,若是只看外貌,根本难以想象这两种蝗虫居然是同一种生物。

图:某种鹿角珊瑚 Acropora

某些珊瑚的形态则会受水深影响。

比如一种鹿角珊瑚,它在深水区(左)会长得高而伸展,而在浅水区(右)则会长得矮而粗壮。

图:某种水蚤

而某些水蚤则表示,如果没有捕食者的话(左),它们就长得圆润小一点;如果有捕食者的话(右),它们就长出坚硬的“头盔”来,让捕食者吃的不那么顺利一点。

虽然我感觉基本上还是要被一口闷吧= =…

图:另外一些动物的命运则与历史的行程密切相关

水无形而有万形,水无物能容万物。

善之人如水之性,心容万物故不争。

获取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道德感变得越发的强烈。同时,我们开始思考 这样的问题:我们过得是否快乐,曾经的付出是否值得,...
    鸭梨山大哎阅读 5,601评论 0 0
  • 一 楔子 阿斋是被他娘捡回来的。 那是隆冬腊月初八,雪片又密又急,从苍穹到地皮,冷冬如编织着一块快厚实的白布。阿斋...
    李古阅读 10,290评论 1 4
  • cisy_西子阅读 1,501评论 1 1
  • 1 晚上给儿子冲奶的时候,爸爸突然对着躺在床上等奶喝的儿子说:“你妈妈头上好多白头发。”我毫无意识的跟了一句:“妈...
    小花妈妈妈阅读 4,423评论 0 3
  • (一)发展现状 (二)用户需求分析 1.用户情景 a.午餐高峰排长队,内心挣扎,是排还是不排?吃还是不吃? b.刮...
    纯白V阅读 18,065评论 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