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犬君 图/Gary Rosenberg)
古人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意指事物好坏与环境有关。
虽然橘和枳其实是两种植物,但是生物学中,确实有一个类似的概念——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许多生物的形态,确实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经典的例子:左边黑壳白点的螺生活在低盐分地区,右边白壳黑纹的螺生活在高盐分地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上图中的螺都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也是,生境不同,长得又差别那么大,确实怎么看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然而在将这两种螺互相对调到对方的生长环境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黑壳白点的螺新生的壳是白底黑纹的,而白壳黑纹的螺新生的壳却是黑底白点的!
这两种外表不同的螺,其实是一个物种——斑马蜒螺(Puperita pupa)。这种螺的壳长什么样,白底黑纹还是黑底白点,是通过生长环境的盐分而定的。
无独有偶。
上图中,是一种学名为Nemoria arizonaria的尺蠖,左边是春天出生的个体,右边是夏天出生的个体。
春天出生的个体以橡树(Oaks,即栎树)的花序为食,长得跟花序一样;而夏天出生的个体则以橡树的叶子为食,长得则和橡树的枝一样。
种群密度也会对某些物种的个体形态产生影响。
通常而言,蚜虫是不长翅膀的,只知道趴在植物枝叶上拼命吸树汁。然而当蚜虫的密度过大时,有些蚜虫种群中会产生具翅的个体,这些个体便可以迁徙到新的领地。
而在密度较低的环境中,不会有具翅的蚜虫诞生。
蝗虫也会有类似的现象。
上图是一种沙漠蝗虫,左边为群居个体,右边为独居个体,两者的外貌差别巨大,若是只看外貌,根本难以想象这两种蝗虫居然是同一种生物。
某些珊瑚的形态则会受水深影响。
比如一种鹿角珊瑚,它在深水区(左)会长得高而伸展,而在浅水区(右)则会长得矮而粗壮。
而某些水蚤则表示,如果没有捕食者的话(左),它们就长得圆润小一点;如果有捕食者的话(右),它们就长出坚硬的“头盔”来,让捕食者吃的不那么顺利一点。
虽然我感觉基本上还是要被一口闷吧= =…
水无形而有万形,水无物能容万物。
善之人如水之性,心容万物故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