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看街,看河,看桥,看人,看水,看车,看花……偶尔也望一眼夕阳将要退去的天空。身体已经在场,却始终找不到在场感。
阳光下,一对新人在拍照。可能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组建新的家,然后买房,生孩,完成人生的基本过程。在阳光下,我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能感觉到他们的幸福。
实际上,我不是一个偏爱阳光的人,尤其是在刚刚立夏不久的五月里,雨是必不可少的。我非常喜欢雨。母亲说我的命是土命,也许喜雨就是一种宿命吧。同时,我的气质是倾向于雨季的,记得那年五月,我只有十九岁,一个人去四川,乘了38个小时的火车,一路上给我的影响是朦胧,阴冷,感伤,甚至还可以说是有一点凄惶。
面前的这对新人很内敛,自始至终没有看到他们的笑脸。结婚是人生大事,想必他们有太多的心事,抑或是房子,彩礼,还是什么?可能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吧,所以说是笑脸难得。
黑河水在永不间断的流淌,滋养着大地,也滋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水气氤氲,随着微风,一阵一阵,让河边行走的我肌肤和心脏一起收缩。
拍婚纱照的女子转过来,她的长裙很古典,很唯美。她戴着一顶白色的礼帽,下面有仅供想象的眼波,她的神态里泄露的古老忧伤,让我感觉打开了一首史诗的长卷。她看上去要比男孩成熟一切,举动也是,举手投足间都展现出一种成熟的美。
我独自在河岸边的栈道边行走,置身在这片略带灰暗的均匀的阳光里,河面是平静的,水鸟在河面上飞来飞去,用脚爪画着一朵又一朵的涟漪。从水面上看过去,那对岸的树和花,依旧感觉到时间的线形。到了傍晚,这里就成了小夜市,而时间穿市而过,像彩钢房和新桥下那些鸟巢。
有幸在遇见了几个人。一个非常年老老人。她坐在小广场的台阶上,阳光里独自沉思,她多么像是我记忆中的外婆。那一张沧桑的黄铜色的脸。那一双深陷的眼睛,那些被岁月镌刻的皱纹(永远无法再舒展)……
从小就是一个不爱扎堆的人,现在则更甚。我喜欢一个人游走,没有目的,也没有时间的限制。
走在河岸边,有一幢木质结构的房子,用桐油在柱子上刷出了木纹上的色泽,而上方中央的两个格子却像是糊着淡色的纸画。房子前面有几棵粉红带白的果树,枝干清晰而坚韧,但我叫不上名字。
干净、潮湿的水泥路在偏西的日光下有一些反光,弯曲的体形显示出棧道的走向;路边一些低矮的绿色的草,它们介于路与栅栏之间;一根视角上有些倾斜的电线杆,挂着伸向不同方向的电线,下垂但不松弛;远处一缕缕从屋顶上冒出的炊烟,轻淡、弥漫……
边走,边看,边摄,有风吹裂了阳光,走漏了多余的热量,给了我适度的温暖和凉爽。
河岸边有一点寂寥,我有一点寂寥,一点空气里混了梦影的寂寥。寂寥像轻微的尘埃,隐隐地散布在祁连山山脊上的阳光里,寂寥让河边和新桥上远远近近的行人都像梦影。
说实话,我不爱这些新建的东西,他添加了太多不合实际的现代元素,但我爱那些沉寂在此处的时间。它们用一种非现实的存在证明了我非凡的眼力和感官。
说实话,我喜欢接触破败一些的城墙,破败是时间的擦伤,能让我看出时间进入的季节、天气、力度和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