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源于《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Ⅰi甜酒)
君子之交淡如水,并非人误解的像水一样的淡,而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互不苛求,不强迫,不黏人,不以利益驱使而如何。小人之交,多为利益驱使,利益之后,彼此之间如过眼云烟,甚至当双方利益发生纠葛或冲突时,或勾心斗角,或大打出手,或生死相拼,哪有昔日的山誓海盟,那有过去的兄弟情谊。
人们熟悉的 君子之交的范例应该是春秋时期的管鲍之交吧。鲍叔牙出资,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多占(并非贪,家贫困);几次为鲍叔牙办事,无功而返〈非无能,事不顺);管仲从军三次当逃兵(非怕死,有老母),鲍叔牙总是为管仲辩解。后来两人各投其主,水火不容,失败的管仲将被砍头,鲍叔牙不仅舍命相救,还推荐管仲当宰相(吾不如管仲有五也)所以才有管仲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牙叔也”!
最令人泪奔的同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当大官的俞伯牙出差与樵夫钟子期不期而遇,就因钟子期称赞俞伯牙琴声优美,如高山流水,邂逅相逢的两人从此相见恨晚。听到钟子期染病身亡,俞伯牙万念俱灰,摔琴发誓,在生不复鼓琴,因为从此再无知音。“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士,惨然我伤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令人感怀,有潸然泪下之感。下面两句话,更叫人感概万千“春风滿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尤其是“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
文谁复念知音”。针贬时弊,可谓入木三分!
无独有偶。风起云涌,云谲波诡的三国时期,不仅仅是刀光剑影,血腥厮杀,勾心斗角,人心叵测。处于江东的吴国,也有一段以德报怨君子之交的佳话。
吕岱此人,在洋洋洒洒64万字中无一符号可写,可以说是黙黙无闻。但在历史上,吕岱这个人功不下周(瑜),吕(蒙),勋不让陆逊,德当胜鲁肃,是东吴不可多得,功业彪炳且德高望重之人。
他安定岭南,抚平山越,历仕两朝,乃东吴重臣,著名将领;他戮力为公,为孙吴开拓疆土,功勋昭著;他可与东汉访问西南,恢复华夏对岭南实际统治的班超相媲美,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对之赞不绝口;同代人(奋威将军张承)称他“忠勤相先(忠诚勤奋在人前)劳谦相让(劳苦不辍,谦逊相让)礼言恭(敬),德言胜(发扬),足下(你)何(以丿有尽此美〈德)耶(啊)”!他任交州刺史(封疆大吏)却“历年不饷家”(好几年不给家寄钱)妻儿饥乏(妻子儿女饥饿困乏);他弥留之际,遗言棺木不油漆,殓衣旧布巾,丧葬务从简,令孙权叹息,群臣敬仰。尤其是他和徐原的交往,可称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典范。
徐原原本吴郡一布衣,因慷慨大气且雄才大略,惺惺相惜,很受吕岱赏识,对于贫困交加的他馈赠衣物,与之相谈甚欢。并极力推荐徐原,破格提拔,官至侍御史。这个耿直不懂阿谀的徐原,在与恩公交往中,直言不讳,一点面子也不讲。如发现吕岱做事偶有闪失,极力谏争,众目睽睽之下,也不相让。甚至在背后,也是气呼呼地与人诉说吕岱的是非。有人私下向吕岱相告,而吕岱不仅没有勃颜大怒,反而衷心感叹:“(这正)是我所以贵〈器重,赏识)德渊(徐原字)者也(的地方啊)”!徐原不幸撒手人寰,吕岱不胜悲恸,如丧考妣,泪如泉涌,悲痛欲绝(哭之甚哀)悲切地说“德渊啊,你是我吕岱的良师益友,今日不幸离我而去,撒手归西,我有过失,该当问谁?!”见者动容,闻之感伤,一时皆为美读。
吕岱,今江苏如皋市林梓镇人,吕岱墓至1700年尚存,有诗曰“吕公墓尚在,凭吊一凄然”。上世纪70年代末林皋市旧城改造,位于林梓北三级河段吕公墓被挖。为纪念这个当地伟人,把梓林镇新开的东西大道命名为“大司马路”。(吕岱曾为东吴大司马一职)他享年96岁,算是好人善终高寿,至于吕岱和徐原的君子之交,吕岱以德报怨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了。
2012年元月25日(腊月23,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