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爷02】孝母赛专诸
上文书说道,秦二爷的绰号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其实还不全,说全了是“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雄镇山东半边天;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人称神拳太保小孟尝,自称“赛专诸”。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为什么说秦琼“孝母赛专诸”。
专诸是古代四大刺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里专门有个《刺客列传》,里面记载了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吴国的事儿,公子光,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吴王阖闾,想杀掉王僚自立为王。让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宴请王僚,王僚倒是很谨慎,派得兵很多,多少呢,从王宫排到公子光的家里。只可惜,没想到专诸的匕首藏在鱼肚子里,于是当场刺死。当然了,这阵势,专诸也被王僚的卫兵当场杀死。虽然人死了,但任务完成了,比荆轲刺秦王更成功。
这把匕首后人就叫“鱼肠剑”,是传说中的铸剑大师欧冶子所铸的“三长两短”之一,大家都知道的湛卢、巨阙都是欧冶子铸造的。
公子光成了吴王阖闾以后任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开始了争霸事业,差一点儿把楚国给灭了,多亏了申包胥“哭秦庭”弄来秦国相助才复国,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人。至今还有虎丘、剑池等遗迹,到苏州的估计都去过游览过了。
“专诸进炙”的意义在于“定吴篡位”。不过关于如何“孝母”,记载倒是不多,“怕老婆”的记载有,就是老婆一叫,赶紧回家。据说老婆喊他回家的时候是拿着老妈的拐杖去的,估计当时的场景是“专诸,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啦!”
就算是专诸事母至孝,也轮不到找他作为代表吧?别说全国了,在山东就一大把。大舜孝母,那是感天动地的,以孝闻名天下;曾参啮齿动心、子路百里负米都是流传很广的;还有闵子骞,更是留下了“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的故事,济南现在有条路还叫“闵子骞路”呢。为什么让专诸作为孝母的代表人物呢?
其实专诸在答应公子光之前还有一个故事的前奏,有一出京戏叫《专诸别母》,母亲知道公子光到了用专诸的时候了,为了不让专诸挂念自己,自缢而死。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出戏《上天台》,刘秀唱“想孤王走南阳东逃西奔,老皇兄接驾在那白水西村。孤念你老伯母悬梁自尽,孤念你孝三年改三月,孝三月改三日,孝三日改三时,孝三时改三刻,三年、三月、三日、三时、三刻、三分,扶保乾坤”,这里说的是姚期。姚期的母亲也是为了让姚期即刻启程,自尽身亡。
可能是因为慈禧老太太喜欢京戏的缘故,京戏里面的老太太一般都是深明大义的。秦二爷的这个绰号如果不是当时起的,而是后来民间故事和评书先生流传下来的,很有可能要表扬的人是老太太而不是秦琼,可能是想说明秦琼的母亲也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老人家吧,虽然没有跟后来的岳母一样在儿子身上刺字,至少也是支持孩子为国尽忠的。秦二爷真要叫自己“赛专诸”,似乎更重要的是表明自己要“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当然这是听母亲的教诲。
秦二爷“孝母”的人设是广为流传的,京剧《三家店》里一段“儿行千里母担忧”就相当脍炙人口,但专诸和秦二爷如何“孝母”的事迹比较模糊了。除了戏曲中在“行事”之前受到的教诲,传说的专诸“孝母”就是前面说的媳妇儿代替老母亲喊回家吃饭的桥段了。喊回家的原因是专诸要在街头跟别人打架,这个桥段不禁让人想起韩信受胯下之辱,“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如果死在街头斗殴上,或者跟杨志似的杀了牛二摊上官司,实在是不值得。所谓“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一身本领当然要等了有好价钱再卖,待价而沽。想来秦琼习得一身武艺,年轻时血气之勇肯定也是有的,估计母亲派人“喊他回家吃饭”的事儿也没少发生吧?
好了,该让我们的主人公闪亮登场了,明天见!
轻而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