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需要经历过才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年少气盛的时候,总以为可以仗剑走天涯,可以去改变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踩过的坑,排过的雷足够多,就会磨平棱角,结果就是:要么得过且过,要么麻木不仁。
而我依然秉持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在不涉及尊严和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基本上可以做到谈笑风生,世故以待;而且大部分时候,也能做到宠辱不惊。关于戒怒的修为,自认为已经达到一定的境界。这种境界,说的好听一些,是自己不断修炼精进的结果;说的直白一些,也许是一种世故和圆滑。不知道这样的处世哲学是好,还是坏。但是,起码能够做到人畜无害。
也许是职业使然,在我人生下半场,和我的职业有关的目标,一直没有实现。那就是在乡村打造一座城市居民和农村原住民相结合的社区。
孩童时代,水是清澈到可以直接用手舀起来喝;田地间充满的是四季作物,这些农作物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父母不在家,可以走到炊烟袅袅的邻居家吃口热乎饭;更不用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民风。
现如今,居住在城里,喝的水是不用再去江里挑的自然来水;一应食材,走进超市,不仅可以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食物,更能吃到海外各国的食材。可谓是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物质更是充裕,很多消费成了过度消费。照理说,这样的生活状态,是几代人都在追求的结果。可是,物质富裕之后,总觉得少了很多东西。
少了什么呢?
在百无聊赖,没有什么可想的情况下,这已经变得是唯一可想的事情。后来想明白了,城市的文明和富裕当中,缺乏了温暖、乡情和家长里短。
如果把城市的文明带到乡村,把乡村的温情带到城市,这样的社区是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终极养老追求。中秋、春节,这些传统的节假日,能够让全社区的人来参与,不仅让居民变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新村民”;更是传庭文化的延续和发扬光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往理论层面说,就是儒释道的结合。从接地气的角度讲,就是从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长幼有序,邻里互助,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推开窗能够看到儿时的山和水。当然还有那大拆大建之后,不复存在的乡愁。而真正的乡愁,就是故乡的那山、那水、那人和那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