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娃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有时候做还不如不做。陪伴+等待是疗愈孩子的最好良药。
很多事情本来是娃成长过程中的常态化表现,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因为人都有天生的复原力。就像小伤口不用问它自然会痊愈一样。我们无需太紧张。有些时候,我们不管他,随便他,状况却自然改变了。比如我家小宝学前班的时候特别不喜欢上台,我没有专门去纠正他,而是偶尔发现他大胆敢说的时候的夸夸他,后来一年级的时候,他在老师有奖赏的诱惑下,居然战胜了自我,勇敢上台参与朗读比赛,拿了三等奖。从此小家伙慢慢的不再害怕上台了。
这就说明其实状况本身都不是问题,只是时间未到,或者空间不足而已。那什么是问题?我们对于这些情况的过度反应才是。因为我们对成长过程中这一系列的情况过度反应,将会导致这些情况真的会成为问题留存下来。
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偶尔可能说有点不想上学了啊,家长有时候可能就会非常焦虑。这时候我们做了未必比不做要强。不要过度反应,哪怕你想做一些事情,也不要过度反应。或者如果你做了几次,发现不太有效,那这个时候先别做。最起码他在与这个问题做斗争的时候,不至于从我们这耗能分神。他就能够全心全意的去跟问题作斗争。
比如孩子厌学了,上不了学,我们家长可能就很焦躁,我们会不断的问他啥时候能去啊,是不是该上学了呀?结果导致可能他就更去不了了。越来越受不了了。所以稳着自己的心神,别过度反应。如果你有的时候想过度反应,就离开孩子,找专业老师去聊一聊,让自己情绪有所缓和。要学会给自己没事找事,没事给自己找事儿干,让自己状态能好起来,能稳住。稳是改变的定海神针。稳生定。定生慧。定才能产生智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有的时候我们真的,真的没有那么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