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约练两场,一场做观察员,一场做来访者。分别感受到性别不同的老师不同的咨询风格。也收获了更多的感受。
从第一场约练中,感受到了助人自助以及一致性表达的方法与重要性。助人自助是说做咨询师不一定非要什么都懂或者自己一定是疗愈的非常好了,才可以去做咨询,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有不懂,在输出能量助人的过程中,来访者的故事与感受同时也会带给自己疗愈与收获的,从而提升自己。一致性表达,在疗愈内在小孩方面,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回到从前,看到从前那个人与那个小孩自己,理解那时那境为何发生那事?及那时的感受如何?轻轻的抱抱ta,告诉ta你的感受与诉求,身体的感觉会回应你告诉你需要不需要调整你的表达。
第一场约练,还让我感受到了咨询师如果说的太多像讲课的话,会给听者造成怎样的不适,一定谨记不要充当来访者的专家,哪怕你真的比她能比她啥都懂。
从第二场约练,我最大的收获是,悟到了如何应对家庭里的差评师式另一半。如果配偶习惯于在公开场合否定你挑你毛病,让你非常恼怒,怎么样才能赢得他,改善沟通交流效果,而不是跟他互怼,结果赢了他的道理,输了关系的和谐呢?——方法就是运用刘友龙老师说的“云手”,先把他的否定与指责不当成啥事,该干嘛干嘛,即接住他的情绪但是不卷入其中。看看能不能让他自己觉察。如果过后他毫无歉意,那么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就之前对方给咱造成的不舒服,跟他沟通,沟通的时候,只说自己的感受,不否定不指责对方。
其次,第二次约练的咨询师老师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无痕引导,陪伴来访者澄清感受,但一点点都不卷入对方的情绪。尽管每一次他的话术都是先反映性倾听,用简洁准确的词句(多是来访者说的核心词语),回应确认来访者的感受,然后赋能对方,接下来再用开放式问句激发对方的思考拓宽拓深。但是,这需要咨询师何等精准何等敏感的感受力啊,问句的设定更是决定了咨询的导向,怎么贴着来访者的节奏,又不被对方带着走?
从观察员老师那里,我学到了怎样巧妙的补充自己更精要的观点:自我暴露,同理对方
我爱约练,抱团精进,小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