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让爱融入生活
用13篇文字记录本书,此为第1篇。
译者阮胤华说:“我曾以为,我的一生将致力于对生命的痛苦作出反应。”
我也是同样的想法。在遭逢了生命中的重大变故之后,在我痛苦不堪之际,有位修为颇深的朋友告诉我人生是一条修行之路,我们要呵护好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被怨恨、痛苦等执念侵蚀。我一度以为活着的重大课题就是化解人生中会不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痛苦。
阮胤华后来说:“在徘徊中,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人生可以对生命的美丽作出反应。当我看到了美——自己、他人以及其它生命的美,我心中充满了柔情,也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和活力。”
他说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非暴力沟通,而读完《非暴力沟通》我亦感慨:你生活的世界是否美好取决于你主观上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否友好。客观的世界是唯一存在的,然而因为心念不同,每个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中。
在如今这个精进的社会,到处充满了“应该”的声音,对自己对他人。可是如果你苛刻的认为自己“应该”做到许多事情,可能你就会指责自己、命令自己、要求自己,无意中促成了自我憎恨,对待他人又岂会友好?当我们不能自我理解时,内心便失去和谐,更妄谈拥有和谐的生活。
“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核心是提醒我们倾听内心不同的声音,以及它们所反映的需要——这促进了自我理解和内心的和谐。”
也许我们的心灵已经千疮百孔,但唯有“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疗愈。”
人生的抉择
人天生热爱生命。
“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如果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发现非暴力沟通的巨大价值。
在这号称文明的时代,自诩为一个文明人,你一定会觉得暴力离你很远,但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人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因为他们的语言常常引发他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四要素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倡导的“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观察和感受,有意识的使用语言,最终做到诚实、清晰表达自己,尊重和倾听他人。——非暴力沟通模式四要素
1 观察
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评判。
2 感受
客观表达观察结果之后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喜悦等。
3 需要
说出你因为有哪些需要而导致了那样的感受。内心没有需要就不会有感受。
4 请求
提出具体的请求。
这四要素后面会详细展开,此处不再详述。
借助这四个要素一方面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关切的倾听对方,对方的观察、感受、需要和发出的请求。
听到不同的声音时,我们会本能的辩解、冷漠或反击,而一旦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不对抗,我们便能发现内心的温柔与温暖,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生活,都会产生全新的体会。
阿伦·甘地(圣雄甘地之孙)指出:非暴力生活的一个关键就是,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在有效练习非暴力沟通方式的同时我们确实更应该去修自己的感恩心,否则非暴力也只会成为你获取当下利益的权宜之计,无益于个人和社会和谐。
总之,非暴力沟通旨在提醒我们倾听自己和他人,培育尊重和爱,使得人与人之间情意相通。
PS:非暴力沟通实例
作者曾为巴勒斯坦的约170位穆斯林男子讲解非暴力沟通,当时他们对美国人(作者是美国人)态度很不友好,当卢森堡博士在演讲时,台下一名男子站起来大声喊:“谋杀犯!”随后许多人符合:“杀手!”“杀孩子的凶手!”
情况可谓十分危急。但是卢森堡博士能够全神贯注地体会那人的感受和需要,使用非暴力沟通与之进行了约20分钟的对话,卢森堡博士说:“我并不将他的话视为攻击,而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
最终,这位男子感受到被理解,并邀请卢森堡博士去他家享用丰盛的斋月晚餐。
(如果你对对话内容感兴趣,建议看看原书《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