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的佐藤学所著,佐藤学是日本名牌大学的教授,作为一个教育实践者,他亲自走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推动各大学校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从学的角度论述改革。第二章:改变教学——学校改变,改革之改变学校。第三章设计课程,综合性课程将决定课堂改变的成败。第四章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从变革到实践。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变革需要改变学校管理,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模式,改变课程的安排,最终落实在实践中。
第一、 变革需要改变学校管理。
在学校内部,不建议浪费教师教学的时间,采用一人分管一项事务,把全部的时间尽可能的还给教师做科研,进行教学活动。
建立有意义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开放教室,大家随时可以互相了解和学习,每位教师愿意在同事面前暴露缺点,在评课时,不议论大家的优点或者缺点,大家只共同讨论困难和乐趣所在。
不仅同事之间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还要把学校向校外开放。随时接受家长的意见。大家在一起打造一个学习共同体。
但是目前的公开课,大部分是流于教研的任务,并为了不得罪同事而保留自己的意见,或者是评判不足,并不能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变革学校管理制度,需要领导层去思考,但是长年累月,已经形成固定模式,如果想突破樊篱,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需要有更远的目光,以及更深的思考。
第二、变革需要改变与学生的相处模式。
建设润泽的教室,当学生在一种具有安全感的心理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恰恰是这种主动性,才能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互动,才能与环境以及教材互动,让学生变得可能。
目前国内倡导的主体性似乎也是浮在半空的形式主义,并不深入观察学生的情感。
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也鼓励学生倾听。教师竭尽全力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和学生发生情感共振。
记得读到这里时,我开始在教室里尽力的俯下身子去听他们发言,感觉到孩子突然觉得自己很重要,也有同学看到我的眼神说,老师你似乎很期待。我真正感受到倾听的魅力。
以学生为真主体,是教师应该深入骨髓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最终还在于教师的觉悟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第三、改变课程的安排。
目前国内课程,都是割裂式的关系。虽然有提倡大单元教学,但是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学校并没有专门的研究组来负责研究课程。只是各干各的工作,虽然集体备课也在进行,但也是走马观花,并不能深入研讨,大概是没有人更愿意去想办法致力于课程。
《静悄悄的革命》中倡导“主题、探究、表现”的登山型课程,学生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展开活动,形成探究、合作、活动的学习。
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从现实出发,利用原有的生活材料开展调查研究,最终在生活中获取知识。
李振涛教授在《活在课堂里》提到荷兰的教育很独特,课程可设在木厂,可在大自然,可在厨房等地方。
那么综合性课程,我觉得也可以在社会的各个地方,比如文本提到的养老院,学生去照顾老人,在照顾过程中感受到老人其实更喜欢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别人插手自己的事情。
综合性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素养能力,为未来之路打下基础。
第四、在实践中变革。
举行公开课,创设学习共同体,让公开课“量体裁衣”,让学生开始“交响乐演奏”,创设课堂的勃勃生机。
课程呈现学年方案,以学年为单位,围绕一个主体,创设活动课程。并创设学习共同体。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互相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所有美好的思想只是雾里看花,实践是需要花自成蹊手自栽。在实践之田野,种出卓有成效的果实。
佐藤学让我们看到了日本教育所向往的改革,也给我国改革创设一面镜子。
只有学校、教师、社区、学生等团体共同努力,才能让教学发生变革。期望这一天的到来,我们默默奉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