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沐首次体验了『小物件』疗法,很开心支持到了一起练习的搭档伙伴。
例行早上5点开始的内训,今天4:45分已默默自然醒,恭候。感受到自己潜意识里,仿佛在等待开场的一刻,好快快地被我们温暖、大爱的常景导师点燃,由内而外,开启活力、新知与探索的新一天。
与昨天全程嗨的状态不同,今天听讲的过程,时不常会有歪过去再回来,却发现正好可收大礼包(注:重要且有启发的新知)的一刻。好在要点收到,核心部分提炼如下——
【敲黑板1】导师在解方程(确定X因素)的过程中,需着力寻找、锁定——
- 关键人物
- 关键事件
- 关键情绪
- 与议题之间的关连点
通过这些,明确来访者的思维、行为模式,然后处理(破除限制性信息)、升级(多维视角)。
【敲黑板2】从系统层面上来说,一个人没活明白的,没有穿越的部分,大概率将代际传承到后代。同理,导师没穿越的部分,也无法在其卡点上真正地支持来访者。
由此,感谢在我们自己生命的这一期,家族系统中有需要的部分,将有机会被看见、面对、处理和转化。
【敲黑板3】眼睛里心里,永远要有“人”。换句话说,做到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来访者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被术“诱惑”,直接飙去技术层面工作。
【水沐实操】今天搭档的个案,同样因为全神贯注地与伙伴同在同频,加上2日浅学内化的部分,成功支持到对方【关于如何轻松面对权威】的议题(初始7-8分,处理后2分),不禁收获感加成,开心满满。
以上收获之外,今天如约我们来继续探讨『小物件』不一样的专属魅力。
同样是利用的心理学上的『投射技术』原理,与有渊源的经典罗夏克墨迹测验,以及现代心理咨询师经常用到的OH卡牌、房树人绘画等方式相比,『小物件』疗法,在以下方面更为独到有效——
- 更高维度:由二维平面(墨迹、OH卡牌和绘画等)到三维立体( 『小物件』);
- 更丰富的切入点:墨迹,来访只有对成形画面解读的空间;绘画,需要一定的表达技巧;OH卡牌,可玩出多种方式,但方位变化等仍然受限,而『小物件』的形状、大小、颜色,关系中的距离远近、朝向方位等,均不吝呈现,可作精准表达;
- 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前三者均为静态呈现,『小物件』则可根据能量的大小、强弱、形状、颜色、正负、方向、远近等改变,随着时空离合、移动,呈现来访所感受到的关于各种关系的亲疏,以及内在心灵空间的动态变化过程。
除此之外,与同样可表达立体丰富样貌的“沙盘”(箱庭)疗法相较,『小物件』还有以下优势——
- 道具数量:沙盘疗法,一般需要专属场地,且需提前备好上百件、甚至更多琳琅满目的全品类模拟道具,由来访者来建构其心灵空间的样子,而『小物件』的道具数量则相当精简,日常几件,偶尔十几件,所有一起54件,足矣;
- 变化历程:沙盘几乎是一次性搭建,呈现后即静止,基本不再变化,而『小物件』因其道具意象的精准 ,反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机、多种变化,紧贴来访者此时的感受,真实『镜像』 来访者当下的状态。
综上,『小物件』疗法,快、狠、准。令咨访双方都可更专注、更聚焦,以议题为“抓手”,从三维立体到不同时空的切换,即时且全息视角、全方位地『镜映』出来访者的心灵空间,包括议题的来由、底层的认知模式,具象、客观、快速,剖析出议题真正的影响因素。
就如同一方漆墨墨的舞台,一束追光打到案主身上,锁定TA的同时,也照亮了TA周围世界的存在:关键人物,何种关系,重要事件,何时何地……“目”力所及,『看到即懂得,看见即疗愈』,照见案主盲区的过程,也是我们『破案·赋能』的过程。
综上,小小的『小物件』系列,既呈现了无比大的真实世界,还通过统合『投射技术』和『系统排列』的核心菁华,能够真切地帮助导师咨询师,快速看清并关照到来访者心灵空间的状态和变化,从而让来访者真正体验到成长的『获得感』。这种『发现幸福』的方式,是谓“信任与能效感”并进的『擦燃心灯』之旅——
火种本在,你本具足。
照亮前路,前行无惧。
我是水沐,昨天今天的内训早课,『慧满盈心』的快乐,与导师、同伴们共振,与场域同在。就此分享,愿有启发。我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