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以自己的内心明白了何谓“吸收天地之精华”。
在室内待的时间越久,越向往大自然,哪怕只是楼下小长椅轻轻一坐,静静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气息,让太阳的光和热汇聚一身,心情由内而外舒畅极了。我认为,这是世间最好的治愈。
按照中医五行学说“光是阳,暗是阴;外是阳,内是阴。”家真的只适合晚上居住,白天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如果白天长时间耗在室内,时间久了,难说不抑郁。和自己耗,和内心精神世界耗,越耗身体的阴阳越不平衡,阳气会逐渐衰弱。
而大自然便是阳气的“充气站”,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将自己置于户外,在户外“吸收天地之精华”,心情不自觉会舒畅起来。如果再能各处走走看看,户外的这些花花草草都是精神良药,何须那些瓶瓶罐罐带来的虚假安慰呢?
以前总是喜欢窝在室内,空暇之余恨不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不知何时忽然发现,每日下午3时之前,室内已无阳光,于4时起,便要开灯助亮。可我不喜欢这种不合时宜的“不昏不亮”,于是,身体不自觉地想要出门。
户外的下午三时光彩依旧,室内却已“近黄昏”。楼房就像一个洞,阴阴寒寒,待久了,让人浑身不自在。年龄带来的变化,除了身体零件的感知,便是心态的转变。在自己不到四十的年纪,竟然想要逃,竟然渴望亲近大自然。这不应该是六七十岁才会有的想法吗?我的心竟然老成的这么快!
以前不理解艾青为什么会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小时那么讨厌的泥土,现在却那么爱。泥土上开出的一切,都是惊喜。
我们真的是大自然的孩子,从大自然中来,最终回到大自然里面去。怎么能讨厌生你养你的土地呢?
昨日居家,躺了半晌,终究是躺不下去了。起来收拾房屋,彻底大扫除,清净的房间内,倒上一杯茶,看完了杨绛先生六本文集的最后一册。喜欢她的散文,因为专业的部分看不懂也不感兴趣,可是她的散文很俏皮。俏皮中带着智慧和豁达,犹如她整个人一样。我想钱钟书这样大师级别的人物,幸好遇到杨绛先生,很多大师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生活很是无趣。身边能有这样知书达理而又活泼可爱的爱人,是多么的幸福。相比而言,钱先生要比季羡林更幸运也更幸福。
当然,我这无名小辈怎么能随便议论这些受人敬仰的大师呢?
杨绛先生的书读完了,接下来又要读余华了。他和史铁生是好朋友,史铁生说:“只有余华没有把我当残疾人,当然,也没有把我当成人,会喊我去踢球!”
好喜欢他们这些灵魂有趣的人。余华的访谈也是非常幽默,和小说相比,虽然更喜欢散文,可余华的小说也是非常精彩。能有时间读书,吸收书中的阳气,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说大自然能够让身体吸收世间的阳气,那么,读书便是充盈内心阳气的最佳之道。在能够想读书的时间,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读书能让人安静,又能丰盈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不那么空虚,不那么狭隘,不纠缠过往,也不惧将来。这就好比在想吃东西的时候能大口吃,想睡的时候安静睡一样。
人生如此已是最佳。
下午去接学生回家,偶遇小区鲜花开的正好,心情很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