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认知偏差?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陈凯歌导演、高圆圆主演的一部电影《搜索》。影片的整个故事由一场让座事件展开,女主角叶蓝秋刚刚查出绝症,还被保险公司拒绝了理赔申请,她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愿给公交车上的一位老人让座,引起了车上乘客的争议。
争执的视频被偷拍传上网络,成为了一次新闻事件,网友纷纷围攻叶蓝秋没有素质。在人肉搜索的威力下,叶蓝秋个人信息被悉数曝光。同时,有匿名帖子控诉叶蓝秋是第三者,网上顿时群情激愤,诅咒和谩骂如潮水般涌来。
你可能会觉得电影里的乘客和网友武断又偏激,但其实,是认知偏差影响了他们的想法。认知这个词涵盖范围广,其中会对沟通产生特别大影响的,是归因偏差。“归因”指的是我们会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找出原因,作出解释。比如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隔壁邻居那么有钱?为什么新闻里,绝望的产妇会痛到跳楼?一般来说,我们的解释可能是理性和准确的,但是心理学家发现,有三种常见的偏差会极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
1.基本归因错误
比如愤怒的网民批判叶蓝秋,是认为她年纪轻轻,没有理由拒绝一位老人让座的请求,而她这样做了,一定是她人品有问题;但其实,一位身陷绝望的女孩子没有让座,实在称不上是素质低下。
我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人的性格和态度,而忽视、或者不去了解外部的环境因素。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举个例子,你上班迟到是因为懒,我上班迟到是因为压力大;你忘了订机票是因为不负责任,我忘了订机票是工作太忙。典型的双重标准。
如果我们是行动者,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如果我们是观察者,则会将其他人(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性格和态度。
3.自利偏差
以和朋友打羽毛球为例,如果你赢了,你会觉得是自己水平比较高;如果你输了,你会觉得是状态不好或者运气不佳。
在进行归因时,人们尽量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将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将消极的结果归因于环境。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三种偏差呢?
首先,对比外部的社会环境、社会角色和情境压力,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最容易被观察到,所以我们很容易把事情的原因归于个人的性格、动机和态度上。
其次,我们十分了解自己的经历和情绪,所以减少了把自己的行为归为性格、态度的可能性。
最后,自利偏差其实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和自我价值,也维持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也就是说,这些归因偏差是人之常情,但在了解之后,我们就可以尽量避免认知偏差对我们造成负面影响。
-该理论来自于《社会性动物》,较原书内容有改动(Elliot Aronson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