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青旅老板推荐这地儿值得看,自己网上找图片再一瞧,确实被惊艳到,舍弃北面的野人(神农架)和老道(武当山),顺着壁挂天路前行就到了鹤峰县,和地接燕子联系好之后,先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燕子的弟弟(以后叫燕弟吧)一起由鹤峰县开拔躲避峡。
在鹤峰县看到一个特色不得不提,初来乍到想找个餐馆填饱肚皮,开车在县城转了一圈发觉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有警示牌写着,“违反以上禁令罚100元记三分”,电子警察遍布县城,街面上还真的就没人敢停车,所以不存在堵车问题。
类似重庆市的一座小山城,看起来秩序井然,偶尔在天朝瞧见啧啧称奇,不得不说很多问题要看如何治理,写再多“请遵守交通法规”都不如直接写上违者罚款扣分有用。
有个笑话,女浴室起火,里面人乱作一团,赤裸身体往外跑,只见大街上白花花一大群,一老者大喊“快捂住”,众裸女突然醒悟,但身上要紧部位有三处,手忙脚乱捂不过来,不知所措。这时老者又大喊:“捂脸就行,下面都一样!”说明啥?要抓重点,无论捂脸还是治理城市拥堵。
鹤峰屏山峡谷也叫躲避峡,在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据当地人说,或因有利于容美土司躲避而得名,也就是古人所谓的:进可以问鼎中原,退亦可以裂土分疆。躲避峡谷深达百余丈,宽不足六七丈,全长18公里,峡谷两岸皆为斧斫刀劈般的百丈绝壁。
清诗人顾彩游历容美,由力士背负上屏山。他在诗中叹道:“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虽然我不会作诗,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在四川盘山公路确实相当多,蜀道难固然不虚,可海拔落差并不明显,这里则是回头弯加陡坡,初来乍到还稍微有点不适应。
一个小时左右车程,途径土司城遗址后,先来到地接燕弟家,有两排房子,一排房子一分为二,一半养猪,一半住人。另一排房子也一分为二,一半做厨房,一半闲置。墙壁上挂满了各种户外俱乐部的旗号,还有密密麻麻的签名。
换上雨鞋就跟着燕弟出发了,他们家地处半山腰,要想近距离接触躲避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走山路下去。天像漏勺一样不停下着淅淅沥沥的雨,曲折的小路年久失修,大石块七扭八歪躺在路上,有些地方甚至连石块也没有只剩下棕黄色的泥巴。穿着雨鞋一路向下,就跟着燕弟来到水边。
稍微深一些的水就呈现出绿颜色,不知是水底的矿物质还是绿树掩映。河水有落差,当从高处流下就形成了小瀑布,就在我随手拍了几张照片的同时,燕弟已经换好防水服,又从树丛里取出小木船和一根长竹竿。放眼望去空荡荡的躲避峡,就只有我和燕弟两人,跳上小船心里痒痒,风景都来不及细看先摆拍。
河水太过清澈,在木船上拍照有种悬浮的感觉,像是P上去的,不似真实存在。受老天眷顾,一路都没停过的冬雨在我上船以后居然停止了,水面上波澜不兴更适合拍照片,如果再有阳光照射增加一点水底的亮度,那就和网上流传的图片一模一样,实际就算没有阳光我也很是满足了。
摆拍完坐船继续向前玩儿,拍照片时坐在船尾,让船头微微翘起来好看,拍完照片挪到船头,燕哥站在船尾划船。问他这条木船的价值,他说2000多块钱买的。他还说旺季的时候,想拍张照片都很难,来来往往总会有船经过,大概十几家在做这个生意。
喜欢清幽的感觉,事实上任何带有清字的词普遍都美,比如散文可以有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形容一人有学问又比较瘦的词清癯,形容冷清寂静的词清寂,形容清新脱俗的词清逸......总觉得“清”字和超脱存在着某种联系,总觉得达不到的状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
一人一船一世界的美事可能存在不了太久,燕弟说明年这里也将成为景区,甚至已经在大兴土木很多年。山上修建栈道供游人观光、河底铺石头让水看着更加清澈,如今旺季也是多部门联合执法,闲杂人等均不让自由出入。燕弟说,七八月份和十一长假,部分游客来到这边也没法进入峡谷,高峰季节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
就算侥幸进入到峡谷,人像下饺子似的漂在水里,小木船可能都没得坐,因为人多会用橡皮艇,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意境往往不足,我看到过坐在橡皮艇里拍出来的照片,感觉和在黄浦江里拍出来的没太大区别,完全失去了悬浮的效果。
乘着小木船前行,躲避峡像苏州的园林,苏州园林讲究移步换景,园林不太大但很精致,躲避峡很窄,水深处也不过几米的样子,不知在什么地理条件下形成两岸崖壁高耸,抬头看天,如果缝隙再窄些就成了一线天。冬季悄然来临,但植被仍然都是绿色,石头上的苔藓是驯鹿所爱,不过这里肯定很难寻觅到北国物种。
燕弟陪我在躲避峡玩了一个多小时,同时兼任导游、船夫和摄影师,一共只收取100大洋,肯定是物超所值。待明年景区建好,一张门票收两百大洋绝对不算狮子大开口,就像恩施著名旅游景点大峡谷。他说自己一年可以赚十几万,以后成为旅游景区后,这块收入就彻底断绝了。
回程沿着山路上行,有一座石拱桥燕弟介绍说,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建于乾隆年间,不远处残破倒塌的石碑上字迹隐约可见。令我惊奇的是一颗苍天大树生长在石拱桥上,而石拱桥安然无恙。更令我惊奇的是一位美女坐在石头上拍出来的效果,造型是并没有很创新的摸头,但和景色融为一体画面唯美。我想东施效颦,结果看了自己照片后,三观被毁得很彻底,只好望着别人的照片兴叹。
最后一站去了燕弟大伯家,也是土家族的聚居区,引起我兴趣的应该是他们正在烤制腊肉。几个人围坐在火坑近前,几根女人手臂粗细的原木散发出热量和飘渺的白烟。火坑上方两米处的房梁上吊着几十串正在熏制的腊肉。
燕弟说这里自家喂大的活猪要12块一斤,因为腊肉出名的缘故,贵也有很多人认准当地的腊肉。而他前几天刚刚从附近县购买了两头活猪做腊肉,8块钱一斤的价格就要优惠很多,据说吃起来口感相差无几。若不是车里闲杂物品太多,真想带几块腊肉回家吃。
和土家老人闲聊,老人说有些人家的腊肉会熏制几年时间,更多可能是从现在熏制到明年清明前后。要想好吃,有一点是当中这段时间火不能断。
默默看着墙上的腊肉咽了两口口水,没得吃时就想,吃太多腌制和熏制成的腊肉不健康,可能致癌呢!哪天馋了吃到嘴里也就不管不顾,转念再想,毕竟人也活不了两辈子,还不赶紧想吃点就吃点啥,吃啥还能活到200岁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