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涉及孩子姓名的均为化名)
轩轩就读于某初中,今年上初二。在妈妈眼里,轩轩是“问题”孩子,学习动力不足,脾气还不小,容易生气言语攻击别人,明知道自己干不过对方,看不惯的人和事还会往前冲,结果导致自己受伤……
寒假,轩轩妈和轩轩没少起冲突,爸爸也没招儿,这真是让轩轩妈愁坏了。
轩轩妈就给轩轩报了青少年实操班,想让高人来看看这孩子到底是咋了。
轩轩的入组导师是刘会娟老师,刘老师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培养得特别优秀,还给成千上万的教师家长培训,在金麒麟成长系统得到了服务学员和家长的高度认可。
今年刘老师一入组,人生导师的名额又被家长们抢购一空。
有些孩子他真不是有啥问题,而是有大才而不自知,家长老师更不了解,孩子又不太会表达,误会越来越大,孩子被贴上了很多负面的标签,慢慢就成了家长眼中的“问题”孩子。
刘会娟老师眼中的轩轩是啥样的呢?
一个知识面宽,有思想、爱思考的孩子
刘科老师问,为什么我们每个小组都是混龄的孩子,而不是把相近年龄段的孩子安排在一起?
轩轩说:化学反应。
刘科老师问如何理解“你眼中的你不是你,别人眼中的你也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
轩轩沉默了几秒突然一拍桌子,说,“我知道了!”
会娟老师示意孩子举手,于是孩子举手回答了刘科老师的问题,说:“很早的时候我看过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佛印说看着苏轼像一尊佛,苏轼说看着佛印像一坨屎。他以为他捉弄了佛印。回去之后给妹妹苏小妹说,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苏轼不理解,苏小妹说:佛印心中有佛,看谁都是佛,您心中有屎,看什么都是屎。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因为你心中有屎,才会看着别人屎。”
轩轩是初训学员,从没有听过导师们讲过,自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非常难得!
刘科老师讲到田忌赛马,轩轩说:“是孙膑想到的!”还对会娟老师说,很早就把家里的书看完了,妈妈还不给自己买。
轩轩还会恰到好处地幽他一默
主持人问哪位导师可以演节目,可以给本小组加分。组里的孩子们都看向会娟老师,会娟老师立刻高高举起手大喊:“我,我,我!”主持人说:“好,二组导师会娟老师!”
下课后,会娟老师就和孩子们商量,自己啥也不会,谁来支持她。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甚至把自己的绝技拿出来教给会娟老师。
这个时候,轩轩幽默地对会娟老师说,“老师你真坏,祸水东引!”
这个词用得很有内涵!
一个内忧外患的孩子
轩轩一直坐在会娟老师的旁边,一直给老师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轩轩说起来古今中外历史人物、发展轨迹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会娟老师就问轩轩:“乖,你的思考这么有深度,你都是给谁说?”
孩子说谁都不说,没人听他说。
当会娟老师给妈妈说孩子很有思想的时候,妈妈真实地说:“会娟老师,您这样评价轩轩,言过其实了吧?”
从妈妈的疑问里,我们不难看出妈妈并不理解孩子,无法实现和孩子灵魂的相通,思想的碰撞。
在面试时,轩轩给会娟说,同学都不愿意和他说话。会娟老师让孩子举个例子,孩子说:“一次,几个同学围在一起,讨论一个话题,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走过去说了几句,他们看着我,眼神让我很尴尬,于是我就默默地走了。同学们就依然讨论他们的,我在学校里很孤独。”
孩子还说,“不相信老师了,因为老师不相信我!”有次有个别的年级的同学摔倒了,轩轩去扶,结果老师却说是他把同学推倒的。怎么解释都不行,老师劈头盖脸一顿吵,回家跟妈妈说,妈妈也觉得是他的问题。
孩子跟会娟老师说自己都不想学习了,妈妈还说他催他让他好好写寒假作业。
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孩子,一个孤独的孩子,一个并不需要你泛泛地去夸他,而只需要静静地听他的奇思妙想,听他给讲他对古人的见解、对一些事务的看法。
轩轩还是一个有秩序感的孩子。团建后,彩笔没有顾上收拾,散放在桌子上,他看到后,总是会主动把彩笔放进彩笔盒子中,还把多余的彩笔给到邻组。
会娟老师说:“外在的秩序感也反应出对内在秩序感的需求。”
家长根本弄不了这孩子,还可不理解,还以传统的方式说教、批评。结果怼得孩子内忧外患,庆幸家长给孩子果断报名了刘会娟老师的人生导师。
家长管不了,导师来助力。相信轩轩同学在会娟导师的引领下一定越来越好,会娟老师拯救了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