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外研版八年级下册第八模块讲Time off (休假),第一单元孩子们去北海公园游玩,第二单元玲玲去张家界,这是一个关于旅游的话题,这些话题适合我们做延伸学习,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旅游话题激发孩子们对祖国大美山河的热爱,在热爱旅游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一、拓宽文本内容
我们要摆脱孤立学习的模式,对文本做横向的延展,比如第一单元讲北海公园,学生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我们在网上搜索图片和简介,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风景区和北京的名胜结合,带着学生一起畅游北京。
第二单元玲玲去了湖南的张家界,这个地方我们同样陌生,在网上观看它的宣传广告,感知张家界的奇美独特,同时我们还背诵李白的诗《望天门山》。
二、要做文明游客
借助文本内容,我们必须有发现问题的眼睛。
大明的话
I am so tired and it's so hot here.
I don't want to climb.Why don't we go for a swim?I am so hungry and thirsty.
大明说天气炎热,他提出到湖里游泳,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我们如何评价?
Betty在张家界想摘树上好看的叶子被玲玲的叔叔制止,她这样的做法是否文明?
用文本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更好地起到对号入座的提醒和自我反思作用,能更好地明白应该怎么做,应该做什么。
三、寻找家乡之美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旅游,从最近的地方出发,寻找家乡的美丽。
我们有南太行山,里面有很多有名的风景区,比如宝泉水库,八里沟,万仙山……
《题太行山石壁》
太行千里连芳草,
独酌一杯天地校。
醉卧花间人不知,
黄莺啼破春山晓。
用学生熟知的家乡景点展示来激发热爱,热爱家乡之美。
四、寻找沟通技巧
说话是我们一生的修行。
文本中的玲玲是一个绝对的会说话的高手,她对大明的不合理的建议从不评价,而是叙述自己的看法,如大明提出在湖里游泳的时候,她说
I don't think they allow people to swim in the lake. It's dangerous.
大明又提出在湖边吃野餐的时候,她又说
I think it's better to have our picnic at the top of the hill.
这样的回答很巧妙,她不否定不评价大明的观点,而是用“我认为……”给了大明更好的方向,让大明在对比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教育不是伤害而是引领。
我们很多时候都习惯性地去评价别人,而不是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沟通就出现了很多的障碍甚至误解。
用“我”字开头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以“你”字开头来评价,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五、我来做导游
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我一直用导游词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文本,然后展示。
导游词的写法分三部分:
导———Welcome to……
游———介绍景区特色
词———多用短语美词
结合这一模块的学习,我们开展了以导游为主题的英语口语展示比赛,这个活动非常好,换一种视角和方式让学生来强化文本的学习。
当然这一模块的学习我用了10个课时,虽然行走的很慢,但是在这个慢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不同。
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