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先生的晚餐


如果一个人的恶习在别人的心底扎下了根,那么旁人对他的转变肯定没有指望,就像太阳从西边出来一样不成立。

傍晚下班,刚到门口,远远飘来一股饭菜的清香,刺激得肚子特别的饿。

走进大门,桌上摆了好几盘烧好的菜。来不及放下包,随着香味朝厨房走去。

只见先生站在炉灶边,一边切菜,一边又忙着炒菜,他那不停歇的样子,感觉整个厨房都跟他忙活起来。

热气从炒锅里腾起,形成的白烟如雾一样,萦绕着先生的脸颊。先生一边炒着菜,一边拿毛巾擦汗,香味也跟着他的节奏慢慢飘出。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以为是白日梦。因为先生在我的印象里从不下厨,即使我深夜下班,他都等着我回去做饭。有时拖着疲惫的身体,渴望哪一天到家,能吃上现成的饭菜。为此,我跟先生说过很多次,都被他一句:“我不会做饭”生生怼回。

其实,谁天生就会做饭?都是后来不断学的。我第一次做饭,也不是正规学习,只是出于好奇,看着母亲每天拿着米升在缸里挖米,然后用水瓢在水里浣沙子,那时候想不明白,白生生的大米里还藏有洗细沙,后来才知道由于稻谷晒在地上。母亲浣出来的沙子引起我的好奇 ,一粒粒如珍珠似的脱颖而出。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把米放在水瓢里,在水里不停地浣,浣着浣着,米和沙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起落到水里,瓢里最后空空如也。母亲则端过我浣的米,重新晃动。认真看,浣米其实是有技巧的,只见母亲浣米时手腕在转动,白白的米跟着瓢里的水旋转慢慢流出,不一会儿,母亲像自带分离法,分成米是米,沙是沙。渐渐的,通过母亲的言传身教,我也掌握了这门技术。

母亲的厨艺很好,不管是烧的,炸的,蒸的,煮的,样样都能烧出美味。所以,在母亲身边长大的孩子,厨艺都很出色,唯有我,品尝功能最强,因为母亲炒出的菜第一口都是我。

后来和先生成家,做饭这个重任自然落在我的身上。其实,我的婆婆厨艺也很好,只是他们家氛围和我家不同。我们家太注重礼节,他们家很随意。

记得第一次去先生家过春节,三十下午到他家,他家的食材还没有准备齐全,等到先生回来置办。三十年夜饭,没有大家围坐的习惯。婆婆烧好饭菜,公公开始自斟自饮,先生也不例外。当时,我真的看不惯。心想:如果是我家,早已长辈上座,晚辈围坐,长辈动筷子,晚辈才可以吃,在重大节日里,礼节展现的细致入微。

后来想想,幸亏不是和公公婆婆久住,要不然,又成就了另一个我。

今天看到先生主动做饭,真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的。要知道在往日里,他一有空就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晚上回来几乎是半夜两三点左右。这样的生活,我们内战了二十多年,对他的转变也是希望缥缈。但不知道今天先生哪根筋发热,做出太阳从西边升起的改变。

晚上,吃着先生做的饭菜,虽然咸淡不一,慢慢咀嚼着,有家的味道。饭后,先生问我:“菜烧的怎么样?”,看着他那双渴望得到答案的眼睛,我使劲的点点头。他笑了,笑得像一束阳光。后来 先生还说,以后,他没事就在家里做饭,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听着他的话,不知咋的,一股热流刺激着我的全身,模糊着双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书中所得46 《麦琪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
    彭求实阅读 2,490评论 0 1
  • (原创)三秒钟 “我父的灵啊,求你帮助我!”小伙子发火在即,想起了“深呼吸三秒钟”法则,心里有个声音提醒他“要快快...
    与真理约会阅读 34评论 0 0
  • 锅气:中餐里 “活的灵魂”,不是玄学是烟火气的底层逻辑 “锅气” 不是 “锅的热气”,是中餐独有的火与食材碰撞的 ...
    六哥探店实录阅读 40评论 0 0
  • 暴雨倾盆的深夜,江落川开着跑车驶过城郊山路,酒精还在神经里灼烧——两小时前,他刚在越洋电话里被父亲用“扶不起的废物...
    夏佩拉阅读 16评论 0 0
  • 你看不上的笨方法,让我今年存下12万! 是不是一听到存钱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抠门”、“小气”这样的字眼?...
    星星极简日记阅读 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