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启发是幸运的
——学习李欣蔚《心理学通识》有感
清华大学学者李欣蔚老师在他的《心理学通识》课程中,讲到自我演化就是摆脱自恋的成长过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个概念,课程中,他通过人对三种自恋的脱离,来帮助大家学习自我演化的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区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的第一种自恋,是说一个人虽然很大了,心理状态还像儿童一样,根本不考虑别人怎么想。
李欣蔚老师举了个例子,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小孩子的自我中心做过一个著名的研究,叫“三山实验”。他用了三座大小、高低、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把它们排在一块,请小孩子先围着这三座山走一圈,然后坐到一个固定的角度,去猜想对面如果坐了一个人,那个人看到的三座“山”是怎么排列的?结果他发现,前运算阶段,也就是五岁以前的孩子总是猜错。他们通常自己看到了什么,就认为在对面也会看到什么。
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来说,这种认识跟自私、傲慢都没有关系,就是从认知结构上,他没有为“别人眼中的世界”设置单独的心理表征。
看来,自我发展的第一步,就是孩子开始意识到:“我看到的东西只属于我,别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从这里开始,他才会关心别人的想法。先是理解别人看到什么,再是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内心感受,这是一个不断精细化的过程。
无论是事物守恒,还是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些意识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承认一个“事物”有它自身的特性,它的特性和“我”认为的是不一样的,相互独立、相互区分。一个孩子从“我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到逐步把“我”的一部分分出去,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东西。这是一个自我去中心化的过程,它代表着一个人心智的初步成熟。
我们看到许多不考虑别人想法的人,大概率是没有成功渡过区分自己和别人想法的阶段,他们停留在我的意识就是整个世界的孩童阶段,深深地自恋着。
第二个步骤,认识“我”和别人的关系。
理解了“别人和我不一样”,一个人是不是就脱离了自恋呢?还没有,这只是第一步,自我演化的第二步是,能够认识并处理自己跟别人的“关系”。
我们有时会在一些人身上看到另一种自私:他知道有其他人,也知道别人会有什么想法,他只不过不在乎别人的想法。他会利用别人,甚至可能以伤害别人为乐。这也是一种自恋状态。这是他跟客体在关系维度上的自恋。
也就是说,这种自恋,是知道别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但是他不认可、不接纳、不理解别人的想法,沉浸在这个自恋阶段的人,他的人生主题就是不断索取,是不大可能与其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
第三个步骤,认识“我”和我的关系
那么,如果一个人已经处理好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不一定就摆脱了自恋,他又来到了自我演化的第三步,是把“自我”的一部分也内化成稳定的客体,这叫作自体客体。
李欣蔚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说是他在讲课,这是个事实,但是这个时候有人非说他从来没有讲过课,假设李老师因为这些人的诋毁生气了,就说明他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自体客体,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响。李老师讲,因为别人的评价而生气,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你把别人的评价,当作自己自我的一部分。
自信的人,对于“我是谁”有清晰的认知,不会因外部信息而摇摆,他们可以更自由地从外面吸收新鲜经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论语》里边有句话说:“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我知道,别人看到的“我”是什么样,跟真正的我是什么样,没有必然联系。
课程中陈述“那些因为自体客体的缺失而自恋的人,看上去似乎信心十足,可是他们对于“自我”的感受是很迷散的、飘忽的,一旦听到否定的声音,就会反应激烈。这种过度的自我维护,反而暴露了自己的虚弱。”
上面这段话,读来多少有些心慌气短。我做个自我剖析,那是因为我觉得,李老师说的正是自己呀!希望通过这个思考,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别人的评价。期待自己稳步走向宠辱不惊的样子。
在课程的最后,李老师总结,这个课程通过拆解三种自恋,了解了自我演化的三个步骤。人们会发现,自恋不是一种病,它的本质是“自我”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呈现出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某种意义上,自我的成熟就是能够认识到更多东西的“客体性”。一开始是别人不等于我,后来就变成我的东西也不等于我,我的财富、名声、成就,都与真正的“我”无关,甚至别人看到的我,也不是我。这样一步一步,建立了稳定的自体客体,你才能更自由地认识世界,拓宽边界,丰富自我。
知识是战胜愚昧的法宝。李欣蔚老师的课程,像是在心理学领域里,为众人秉起一盏烛灯,循着黎明的方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