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复叶子姐在“清心读书会”知识星球的文字:https://t.zsxq.com/QfEey7q
我尝试改善拖延症3年了,过去拖延让我苦恼:小时候作业经常写不完(回家要先看《名侦探柯南》或者玩《仙剑奇侠传》啥的),背诵课文拖到第二天早晨,又因早起失败,让爸妈帮我签个字就去学校了;大学跟明知道注定不会嫁的前男友,拖延到第8年才分手(关键还是被分手);跟叶子姐一样,任务前期做外围准备工作,拖到最后血拼赶进度。2017年遭遇人生第一个低谷(希望不会再有第二个啊哈哈),为了“疗伤”开始读书,《拖延心理学》给了我这个问题的解药。
其实虽然我们被拖延苦恼着,但现实是什么呢?我们都是大众眼中“自律而优秀的人”(是的,叶子姐你的确是),我们的拖延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也几乎都会完成。问题似乎出现在:内心面对拖延行为的不舒适感(焦虑,自责和懊恼)。
所以,我接下来3年的所有努力方向,并不是戒断拖延,而是如何缓解【拖延行为造成的内心不适感】。我开始探寻自己拖延的心理源头,并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
1. 我害怕面对那种拼尽全力还做不好的结果,所以给自己一个“如果我早点动手,会做的更好”的借口。(解决:《拖延心理学》因认清自己而释然)
2. 我有完美主义情节,不全准备好无法启动。(解决:《时间管理100讲》“先完成,再完美”,用forest app 今天没状态那就只做15 min)
3. 我会被看似巨大而复杂的任务,吓得不敢轻易动手。(解决:《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清单革命》拆解任务,善用意志力)
4. 我总误以为今天又荒废了,因记不起今天干了什么而焦虑。(解决:《奇特的一生》now then pro app记录每天我把时间花在哪里)
5. 我的焦虑情绪会莫名其妙,毫无预兆地袭来。(《正念的奇迹》睿心灵犀冥想 app 呼吸空间冥想5 min就可以缓解)
6. 另外,我还有一个“速效救心丸”!每当我焦虑无助心慌时,会心里默念一句话:“别着急,慢慢来,就很快——一切”
在我眼里,叶子姐暂时放下任务去读喜爱的书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我遇到一本心动的书,也会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这种难得的情绪和状态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小心呵护。关键在于今后你是否能孕育出那种,痛快地读完书又拼命地干完任务之后,内心的坦荡与宁静。
正如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写5万字的毕业论文,但是我愿意拿出上午的宝贵时间写下这些碎碎念,那是因为我很珍惜读了叶子姐的文字而触发的回忆和表达欲。毕竟对我来说,想写东西的时候并不多,因此也格外珍惜现在的状态,我不会因上午没写论文而苦恼,反而会因为给自己留下了一点东西感到惊喜和愉悦~
【写在后面】
回忆总是美好的,
甚至连经历的苦和痛,
远远回望,
看都是充满力量而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