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早上八点,我合上手里的书,塞进包里,抱着文具袋,径直往教学楼走去。
「你好!」花坛边坐着的陌生小姐姐叫住了我,「请问可以借张纸巾吗?」万分之一秒的瞬间,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千丝万缕:
2019年12月22日早上七点半,坐在我身边的陌生小姐姐蓦然抬头,发现我跟她复习同一本书。她掐指一算,脱口而出:「我猜今年会考浪漫主义文学」,一语道破天机。考试结束的钟声敲响后,我们在人海中偶遇,却互相卖惨,成了一对「天涯沦落人」。
两年后,同样的地点,接近的时间,站在富力教学大楼前的我,依然记得曾经出现在这里的「萍水相逢」。
眼前,面对这位向我借走了两张纸巾的小姐姐,我很激动,仿佛遇见了老友,热情地对她喊:「加油哦!」她有些惊喜,回过神来:「你也是!」
看见那座标志性的校门,闻到操场的草地味,看见涌涌的人头作鸟兽状散开,听见吵杂的讨论、叹气、惊呼声……我从考场出来,身处学生堆里,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很渺小,忘了自己的职场人身份。
二战考研
两年后,重复做一件事情,有什么异同?值不值得?结束之后,我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1.时间花费:准备时间比第一次更仓促。
首先是决定的时间比较晚。
「在职还是全日制?考哪个学校和专业?如果考不上有什么后果?考上了值不值得抛下手中的饭碗?研究生毕业后要何去何从?……」这些问题,我从工作后就开始思索,直到埋头去做,情感才替理智敲定了主意。
其次是准备时间少。
早晨的时间宝贵,我会把它留给运动。运动完热血沸腾,我信誓旦旦地迈出家门,昂起斗志,打好了下班回来复习的如意算盘。
但下班后,吃完饭,眼皮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当我实在困得不行,没有旁人的监督,便先洗了澡,对着阿毛大声背书,但声音很快就会弱下去……我曾以为自己有足够的精神力量保持自律,但身体始终很诚实。
工作占用了我大部分时间,消耗了我大部分精力,与其说琐碎的杂事分散了我的注意力,不如说我的专注力下降了,记忆力也弱了。不得不承认,脑子用进废退,学习能力一年不如一年了。
2.复习内容:因时制宜,转变策略。
考虑到时间和精力有限,我最终决定报考与一战相同的学校和专业,复习计划也按照第一次的去执行。可到了中后期才发现,由于时间和精力少了,按照两个月备考的原计划也不可能完成复习。
意识到问题后,我才转变策略,转向复习背诵内容比较少,考察理解为主的科目。那曾经是我读大学时的一条「硬骨头」,如今还是靠网上的学习资源把它啃下来的。
现在回想起来,的确是失策了。一方面是考虑到时间精力有限,害怕去尝新,想着啃老本,另一方面是计划意识比较薄弱,实施原计划的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3.考试心态:愧疚地享受其中。
我第一次备考的心态已经很佛了(《两个月备考研究生,我经历了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更佛。
没有就业的压力,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反倒是多了工作的压力、身体的损耗,因此我没有逼自己太紧。
身边有辞掉工作考研的朋友,有去专门的自习室「囚禁」自己的战友,而我在工作之余备考,在感到不适的时候放纵自己,告诉自己:「开心最重要。」「身体要紧。」「考研不是唯一的目的地,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体验和享受的事情。」
好消息是,备考阶段仍然在调理身体的我,至今身体健康,身体状况比大学时候要好;坏事是,考前冲刺异常紧张。
紧张里夹杂着愧疚感,为自己的放松感到罪恶。紧张不是源于对试题的害怕,而是明知道试题的答案就在眼前,背下来就有分,我却不够时间背。
看到我如此划水,你大概会深感迷惑,你究竟为了什么?
老实说,这也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
追问意义
后来我发现,不能经常追问意义。意义是被阐释出来的,就像操场跑道上的起点线,也是终点线。
今年考研的意义可能是为第一次雪耻,明年或许是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后年也有后年的理由。总而言之,当一个人想要去做某件事情,总有它的意义所在。
现代人有很多意义可以追寻,「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地位、学历更高」「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一个都有它的道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有原因就必定有其意义,何苦死死追着其中一个不放,要证明给谁看?
干脆不要问那么多了。当我下定决心再次考研,我在日记本里对自己写下一句话:勿忘初衷,保持纯粹,保持对知识、对文学的尊重与热爱。
相处之道
1.社交「大人」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耐得住寂寞的人,慢慢发现,我其实是一个很害怕寂寞的人。
毕业后不久,我便一头埋进了头马,希望与优秀的人为伍。在大家的带动下,我越发注重自我觉察。
我现在可以感受得到,自己在哪些人面前的笑容是僵硬的,嘴唇会粘在牙齿上;哪些人让我开怀大笑,肚子真的会疼;在哪些人面前可以畅所欲言,互换想法;在哪些人面前只能端着,做一位乖巧懂事的聆听者。
在相处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Billy有一次说:「才知道,原来把徒步当作休闲方式,在朋友圈里是罕见的。」我也有同样的感慨,在这个时代,不刷抖音和小红书、晚上十点睡觉的90后会被人看作60后的老人家,毕竟连70后的父母也跟上了这种娱乐潮流,也很难不被手机阻拦上床早睡。
当我与人对面聊天时,总有些朋友的眼神会游离到手机上,像机器人一样,执行程序地打开朋友圈或短视频,滑动屏幕,手指和嘴巴都在动,却没有一处是走心的。虽然感到不被尊重,我却不能责备谁,毕竟手机也有存在的道理。
不可避免地,我也有浮躁的时候,而且工作之后愈加频繁。
每当我的心飘忽不定d,我容易情绪性进食,喜欢刷微信群消息、朋友圈或视频。我快速地滑动指头浏览信息、加速视频播放,耗费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却不曾有等价的收获。享受过刺激后,并不觉得放松,反而感到能量的消耗。同时,闲暇时被渗入大脑的零碎的价值观,就像拼图般塑造着我的观念。
2.独特的我
走出校园,步入23岁,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被塑造、成形。在这之前,对于某一件事物的判断,我觉得这样也行,那样也可,甚至还沾沾自喜,把自己看作如水般,自由灵活,开阔包容。现在我拥有了「非这样不可」「非如此不行」的原则,有意地靠近符合自己的,远离不一致的。
我学着接受自己的不合群,不从对错的角度去评判它,认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并坚定地成为自己。
其实挺难的。自从独居之后,妈妈几乎每次跟我视频,都会有意无意地提到「孤独」两个字。在我的父母眼中,单身的我似乎承受着巨大的孤独和寂寞,妈妈觉得我太惨了。(后来看到网上每日豆瓣的文章《没想到我在我妈眼里过得那么惨》,才知道原来天下的爸妈都一样,我才宽慰些。)
他们希望我去掉身上所有「另类」的东西,尤其是表面一眼可以被识别的「标志」,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符合大众的要求(审美、品德等),可以被接纳,被陪伴,可谓是良苦用心。但比起忍受长时间的适应,我更愿意承受偶尔的孤独,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阅读与成为
我今年养成了在地铁上读纸质书的习惯(工作后和电子屏幕的相处时间实在太多了,小小的手机屏都受不了),读的书不算多,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与神对话》《倦怠社会》。
《倦怠社会》点醒了我,让我感到倦怠的不是外在的规训和条框,而是过度积极的自我要求;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里有一种令我向往的存在状态,刷新了我对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认识;
《与神对话》非常治愈我,一切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错是非的价值判断源于人类文明。痛苦源于判断,我们责怪和批判的将会成为我们自己。
对比身边的很多年纪相仿的人,我的想法显得更为「幼稚」。我没经历过什么挫折和痛苦,坐享虽不富裕但还算扎实的经济底子,读书之后,越发喜欢「往上飘」,追求虚无缥缈的、抽象的精神内涵。我知道这不是一种好的倾向,生活不在远方,就在脚下,我需要脚踩大地。
我也还在体验和学习着。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同事P养了十二年的狗狗安乐地走了,她的眼睛都肿了,声音还有些哽噎,说再也不想养宠物了;
朋友F结束了毕业后的工作,恢复了自由身,再一次开启了寻职之路;
我呢?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没有经历生死离别,也没有遭遇转折变故。我的生活风平浪静,涌动的只是潜流,它驾驭着海浪的方向,引用流行语来说,「抉择本身就是向前」。
其他总结和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