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通译】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学究】
《里仁》26章,涉及义和礼的关系问题,个人道德修养,孝顺父母以及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在《论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开篇就说一个人以有什么样的邻居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的邻居是贤德之人,那一定选择不错;如果邻居不仁德,那就意味着选择不明智。
孔子读《易》并不讲风水,但这一篇却特别强调人文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许就是从这里开始,孟母三迁不就是印证这样的说法吗?
此章说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尤其是人文环境,但并没有说到人对环境的影响。这样人为的划定环境,也是一种区别,似乎和孔子所提倡的礼仪有所违背。被动不是儒学的态度。
【原文】(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矣,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通译】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于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于安乐中。仁人安于仁道,智者则知道利于仁德。”
【学究】
没有仁德之人难以安于现状,有仁德之人会做如何利于仁德的行为。这说明仁德之人注重个人职业操守,守护仁德环境的一种姿态。
现代团队环境中,总能看出很多不利于环境的那些行为,如果这样的人多了,环境就会乌烟瘴气;如果正直人多了,那么环境也就会清明积极。可见仁德文化提倡在团队中有多少的影响哦。
【原文】(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通译】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学究】
爱与恨是仁的两面,没有爱也就没有恨,没有很那里有爱,一种品质的两面永远对立而存在,矛盾而统一,这是辩证法,也是哲学观。
孔子思想有很多哲学意义,对于仁的理解和应用,通过爱与恨来透析仁德的完善,让人有一种整体性和立体感,更加清晰仁德对人生的重要性。
【原文】(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通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学究】
人是一种复杂思维的动物,一切都源于发心,或者说是出发点。一旦出发点正了,那么就不会去思考不好的一面,反之亦然。
仁德之要在于由心而发正面的思考,这样就有了内心积极的态度,也会寻找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积极的成果。也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正能量的加持。
《里仁》开篇直指仁德之心,仁德是一种品德,善待之必有得。儒学思想始终不会离开对人性的探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深入,都围绕人心本善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