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花费大量时间跟自己相处,治愈自己的童年和朦胧的无知,这样的旅程自从开始以后,便停不下来。
20多岁的时候,我总喜欢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过往,简单的过往,比如,上了初中从来都不知道女生有月经这件事,还是在学校道听途说后,自己突然来了,才去偷妈妈的姨妈巾来用,第一次面对血淋淋的画面,害怕极了,但勇敢的我和胆小的我并没有将此事告知父母,选择默默忍耐。
喜欢跟别人分享我的三个舅舅的故事,如何的伤仲永,如何的怀才不遇,如何的事业有成,当然别人也能听得津津乐道,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是他对我最大的体面,也是人家不讨厌我,所以愿意听我唠叨。然而,站在30岁的山顶上,谁又有兴趣听你诉说自己的童年过往呢,如今不论是小城市还是大都市,生活节奏的变得很快,大家忙忙碌碌,每天掐着时间过日子,没有精力去聆听他人的故事,除非这个故事对自己有启发。
还喜欢跟别人分享每段恋爱的经过与细节,那时候的自己毫不知道何为边界感,或许在我侃侃而谈的内容里,他人早就露出不屑额表情。但是也架不住我那张真诚的脸庞,或许,也能感觉到略带风趣。
我们可能花20年学会说话,但要花一辈子学会闭嘴。2年前,精力充沛的我知无不言,将自己仅剩的认知残存全数吐出,甚至还经常搬出自己不太具体清楚的故事胡乱说,当然,介于自己拥有乔布斯一样的现实扭曲力,身边的人对我的话深信不疑。但是也架不住认知总有用完的一天,当别人突然发现你懂得并不多,只是喜欢夸大其词的炫耀自己主权时候,虽然不好揭穿,但是肢体细节明显展示出对你的不屑。
我其实不太在意他人如何看我,三秒钟的记忆,只会记得他人对我好的评价和积极的言论。两年过去了,勇敢承认自己低认知(相比于现在的自己),虽然行为和认知被打破,但更久不变的是性格和热情,依然对这份事业充满了热爱,从未消散,依然愿意反复尝试策略去调整方向。如果说鸡蛋最有营养的是蛋黄,那它的壳如何被剥掉,都不影响携带的营养指数。原来不论认知和身处的环境如何变化,性格才是一个人的底色。
2012年10月份,第一次勇敢站上教师台桌上去做自我介绍,那是第一次为自己的勇敢欢呼,而且深深喜欢这种心跳加速的刺激感,仿佛整个身体的血液都能流动起来,为主体想方设法,让我有个良好的表现。
2023年4月份,公司举办读书会,我紧张的浑身发抖,但是依然上台,告诉众人我非常紧张和害怕,也是很用心的一次准备,让我赢得了掌声,在我看来,那是至高无上的鼓励,再次与灵魂做碰撞。
时至今日,我依然喜欢这种突破自我的兴奋感,或许这是人类基因的共同特质,享受它,追逐它,造就一个永恒不变性格底色的我。
有时候会很惊讶,自己居然可以通过大脑去控制手和脚,居然可以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居然能够深刻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气味颜色和温度,突然感觉很幸运,当我还是一个受精卵的时候,居然合成的是我而不是别人,如果是另一份灵魂,那我将去往哪里?任何的感知都会被淹没,而我的主观意识将不会在世界上出现,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既然自己如此幸运,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也能清楚的看到人间的五光十色,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能够闻到各种花香,各种污染气体的味道,能够感受到气候春夏秋冬给我的体表感受。能够有幸活到30岁,也是体验了一些珍贵的感情经历,体感与他人的亲密无间,吵闹争执,还有撕心裂肺的思念,享受到很多的美食,让自己的舌头和大脑也跟着一趟趟的旅行。还能体验前辈们对世界万物的认知和观点,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更新迭代,还能思考人类是从哪里来去往哪里,或许每个人的思考模型都各有不同,但是一定会越来越接近真相。我们要做一群谦卑的洞察者。
当想说你错了的时候,希望你开口便是‘你和我的模型不太一样’,当想说我是对的时候,希望你开口便是‘我是观察角度是这样的’。对世界万物保持敬畏心,历史没有对错,
如果生命里有灰色的历史,你不敢直视它,希望有一天,你能将他们像笑话一样的讲出来。站在一个思维空间的最高点,俯瞰自己曾经的想法和行为。
用最近在书上看到的理论,(公地悲剧基模)当年我染指电商售灰色产业的时候,没有想过朋友圈的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流量这辈子怎么也转化不了,在有限的市场里,想做无限的生意,都属于空谈。那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个工作能做多久,尽管努力,其他的交给时间,或许当时的我太年轻,认为自己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沉迷于每次收到的红包喜悦里,更是渴望自己的名字被放在群里的排行榜上面,有一次我的日收是1000元,当时只为了这个不可思议而兴奋,没有想过,既然电商的灰色产业都这样火爆,那它的正色产业该是如何的有机会,我被困在自己仅存的知识认知里,从未想过有其他的可能性,我很努力但是不曾拥有智慧。
看着7年前的自己,看着眼前毫无斗志的员工,我不该妄想,企图去改变她的志向和信念,也不可以嘲笑她。
当年21岁的自己,简单,封闭,更自以为是,就算神仙来了也不能让我迷途知返。
2016年,我的霞姐想要劝诫一个迷途中的小女孩,一个很努力工作并且老实巴交的小姑娘。最终,我用逃避和敷衍去回应她,当时我很感激她,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她想教会我,少走弯路,而我依然执迷不悟,非要去经历这10年的酸楚。
10年以后,现在的我是这样的,回想青春,会有遗憾和唏嘘,但是更多的是感激。感激自己勇敢去体验曲折,今日方能理解员工对我要求进步的排斥,就如十年前我拒绝进步一样。经历过一样的迷茫,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她们,就像帮助曾经的我一样。
生命最珍贵的是一个人挑灯夜读的每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