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每个人都把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作为基本准则,恨不得一秒钟都不浪费,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把握合适的时机。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在《完美时机的秘密》这本书里,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时间选择和人类身心健康的关系,通过解释为什么选择正确的时机可以让我们做到事半功倍,甚至成就人生目标。
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为什么大部分人在上午精力充沛,到了下午却无精打采呢?
根据生物钟安排不同的任务,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每一天早上开始工作的时候,那是充满激情,干劲十足,可是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呢,就觉得特别累,觉得时间无比漫长。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人的情绪呢,会在一天当中发生规律性的变化。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学家统计了全世界用户,他们发现积极的情绪在上午最高涨,从中午到下午呢,会掉到低谷,下午五点再到夜里又会开始反弹,总体呢,变化成u型。这种情绪的波动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不仅情绪会有规律的变化,我们的认知能力也是如此,在上午,大部分人的思维更加的敏锐,分析能力达到顶峰。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同样的测验,学生在上午考试的成绩比下午更好。也就是说,人在上午呢,更容易进入专注的状态,这个时候更适合做一些分析、写作、计算等等工作,而到了下午呢,随着效率和意志力双双降到最低,最适合简单不用脑的工作,等到了傍晚时分,专注度会有所提升,这个时候往往会灵机一动,适合搞创作和构思新点子。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生物钟都遵循高峰低谷反弹的变化趋势。
总是会有一两个夜猫子型的人,他们昼伏夜出,别人都在睡觉的时候,他们的工作效率反而更高。
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和大作家福楼拜等等,都是在半夜达到创造力的巅峰。
所以说,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规律来安排不同性质的任务,在精神状态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比如,我们凌晨三、四点起床读书,万籁俱寂,注意力更集中。开春的时候,七、八点的阳光正好,夏季的时候,五、六点的天已大亮,我们在这个时间去打球、晨练或跑步,身体会更灵活。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减少生理波动带来的不良影响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保证适当的休息。短暂的休息可以给身体充电,让大脑保持警惕性和注意力。
例如,在手术前,强制麻醉师休息三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会检查提示卡上的麻醉流程,做好充足的准备。结果呢,手术患者的治愈率提升了82%。
在工作期间坚持定时休息,每工作一小时放松五分钟。休息的时候呢,不要想着工作也不要在办公室里坐着,最好站起来活动活动,去室外呢,散散步,还可以利用这五分钟到茶水间跟同事聊聊天。下午会精气神不足但又要工作、学习的人最好在午饭后午休一到两个小时。
影响最佳开始时机的另外一个因素是选择合适的时间标志点。
这些标志点有两种,第一种叫社会时间点,例如新年第一天,星期一等等,有许多人喜欢在这个时间点做计划;第二种叫做私人时间点,比如说你自己的生日,或者是纪念日之类的。
如果公司发展遇到困难,领导层想要鼓舞员工士气,可以在员工生日这一天发购物卡或生日祝福语。再比如,超市每半个月都有新的活动商品,想要向公众宣传健康饮食,还有会员商品活动。
在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的比赛里,上半场最后一分钟内的得分也是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中场稍稍落后的球队有很大的可能反败为胜呢?
心理学家克拉克霍尔就认为,不论是要跨过年龄大关,还是迎来比赛结束,都象征着结局即将来临。
正是由于终点的激励作用,如果设置任务截止日期,完成任务的概率就会有所提高。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定要珍惜现在网络普及的大环境,好好把握时机。当机立断,劳逸结合,按排好自己的时间,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