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抖音,硬是刷成了刀郎《山歌寥哉》的专辑随机播放模式。
一开始听的当然是热度最高的《罗刹海市》。初听感觉耳目一新,不像刀郎之前的风格。刀郎声线沙哑而高亢,唱情歌总是能唱到我的心坎里。我特别欣赏会唱歌的人,尤其是唱情歌的人,一个男人会唱情歌,无论他长相如何,我都觉得他很有魅力。
所以说罗刹海市并不合我的口味。但他的魅力之所在就是越听越上头,越听越有味。歌词叙事性很强,而且很久以前我是听过罗刹海市这个故事的。歌词就像是对原来小说的一个新解读,把这种新的解读用歌声唱出来很是有趣。
后面又陆续刷到了这个专辑其他的歌。《翩翩》里那段戏曲唱腔“蓝采和啊,醉酒当歌,红颜易老,转眼桑田泛清波。”和“邯郸梦啊,古今同,荣华易去青山处处英雄冢”真是惊为天人。一个对中国戏曲一无所知的人,在听到网络上各种主播翻唱这首歌的时候,都会察觉到戏曲的魅力。有戏曲功底的翻唱的总是更有韵味。
以前我也很不理解戏曲。程式化的表演形式,戏词总是那么几段,如此反复的听能有什么意思呢?不会腻吗?
后来看电影《霸王别姬》。有一个桥段,他们的关师傅给他们讲《霸王别姬》这段戏,既是讲戏,也是教导他们一个关于人生的道理。就是,从一而终。后面再听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还有那个唱词,我现在依然记得。“自从我随大王东征西战,受风霜与劳碌年复年年,恨只恨无道秦把生灵涂炭,只害得众百姓困苦颠连。”熟悉的鼓点,可以预判的台词,确实怎么听也听不腻。有时候偶然看到,还会反复的听几遍。
我们村里有很多来自湖南的水库移民。我的一个邻居,年纪跟我父亲相仿,很年轻的时候,就随他的父亲来到了我们村里。从他家门前路过,只要他在家一定会从里面传出花鼓戏的声音。我对花鼓戏的了解只限于传唱度很高的《刘海砍樵》,而且只有看着字幕,我才知道他在唱着什么。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他来到江西多年,或许花鼓戏是他思乡情绪的一种寄托,也或许是对他父母先辈的一种缅怀。
接着又听到了刀郎的《花妖》,情意绵绵,百转千回。《珠儿》里面鲜明的民间小调,加上现代节拍的说唱,让人意犹未尽。其他的曲目虽然说不上各个都喜欢,但是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总有很多新的发现。
这个时候再来看看这个专辑的名字,《山歌寥哉》真是太贴切了。专辑的第一首《序曲》就是对这个专辑名字的诠释。“九州山歌何寥哉,一呼九野声慷慨,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
九州山歌当然就是说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歌曲,我们中国的民间曲乐真寂寥啊!这种寂寥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意境。
比如我们可以想象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一个放羊老汉,望着一望无际的千沟万壑,唱上一曲信天游。那信天游里寄托了他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如泣如诉,那种悲悯而寂寥的意境就全部出来了。
我们村里有个婶婶就是陕北人,小时候我们一起放牛,她就会来上一段信天游,我当时就被震撼到了,我问她是不是想家了,她没有回答我,只是说在她的家乡,站在山头唱可以传的更远。
不单单是西北的信天游,还有中华大地各个地方的民间小调,二胡,唢呐,笛子等等无不抒发着各自在人间的悲苦。
我们是幸运的,只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但不是生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尽管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我们也有很多的无奈和悲苦。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说把孩子生下来让他们吃苦,是一种残忍。可是谁能生下来不吃苦呢?人生而苦,就是一种常态。不吃人间苦,焉知人间味。
我们老百姓在遇到苦难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呼天喊地。九州是地,九野是天。这种呼天喊地就是山歌的雏形。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奶奶养的几十只鸡得了瘟疫一夜之间全部死掉。她就坐在我们村里的一个山头,呼天喊地的豪哭了一天。
小时候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我们姊妹几个独自在家里。远处传来村子另一头一家人在办丧事的声响。发出的唢呐声,爆竹声,还有隐隐的哭喊声。除了恐惧,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我的心底滋生,这就是寂寥,这也是是慷慨。
我们老百姓有多苦呢?早出晚归,不得闲,已经是很苦了。可是刀郎诉说的苦却更上一层楼,境界也更大更贴切。清晨出门暮不归,这个不归又诉说了多少辛苦,多少担忧,多少不幸和多少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