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看到我们的写作小群里,文友们聊得热火朝天,讲的是最近的一档生意经,写人大代表的文章,要求蛮高,几次三番修改都没有通过,一再提出修改,实在是很难写。
作者们都说,主办方的要求是一定要写关心民生,如何提案建议方面。这些人大代表有些是企业家,有些是高科技人才,就是业务上都很有造诣。说起自己熟悉的领域,那是滔滔不绝,写个三千字不在话下。但是如何关心民生,提案建议上,却很薄弱。感觉无从下笔,又不好胡编乱造夸大其词。这样一来,这篇文章写起来就头痛了,几次三番通不过,返工再返工。写得很痛苦。
我今年因为新当外婆,这种生意经都不接,所以纯属看热闹。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倒是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我讲,这个出书就是这样的,哪个由头(谁出钱谁主办)就往哪方面靠。
什么工匠精神,时代楷模,人大代表,其实都是一个人,但是,每一次的主题不一样,那就尽量往这个主题上靠。比如要写工匠精神,就写这个人的业务知识。写时代楷模,就写怎样吃苦耐劳攻坚克难。写人大代表,可不是要写如何提案建议。换汤不换药,人还是同一个人,文章却是要换一个角度。炒肉丝的故事,大家啊记得了?
大家都笑,讲,对哦!
我有个文友,做了一辈子机关文秘,一支笔写尽官样文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人家问他:你怎么什么都能写?
他讲:官样文章其实很好写,根本不用有自己的思想。我们的工作就好比厨子做菜,写文章就好比炒肉丝。这个肉丝就是基础材料,主题要求就好比是配菜。只要掌握了这个诀窍,那就可以用一盘肉丝炒出千百只菜来。
套用今天的事例,以这个人大代表小明来举例,小明自然是一个优秀的杰出人物,他的身上兼具了领军人物,行业标兵,劳动模范,人大代表等各种头衔。无论这个人有多种身份,他的个人基础信息是不变的,比如单位、年龄、职务,工作性质。这个,就是肉丝。
然后需要宣传他哪个方面,就在基础材料以外,着重找出这个点来往这方面来靠,这个就是配菜。找不到?努力挖掘啊!比如他都做了人大代表,怎么可能没有提案和建议?怎么可能不关心民生?只要有一点点苗头,就用我们的生花妙笔进行加工和渲染,这一盘菜不就内容丰富五彩缤纷了?
大家都笑翻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怪不得很多作家都是美食家,比如梁实秋、汪曾祺,陆文夫……会吃,还会做。实在是这个写作的过程,和做菜有很大关联。一样要买菜(找素材),配菜(组织结构),炒菜(写作成文),装盘(修改润色)。
我从前也不会做菜,是结婚以后,不,确切来说,是走上这条写作之路才开始学做菜的。这些年,文章不见得写得多好,小菜肯定是越烧越好了。炒肉丝更是得心应手。无论是榨菜肉丝,茭白肉丝,白菜肉丝,都可以做到色香味形俱全。
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到底不是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