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讲给别人听”,单单这一个流程,对讲的人在思维上、表达方式上的考验就足够倒逼他发展出自己的能力。讲了一堂课,对老师的考验或者说老师自己学到的,远远比孩子学到的多。讲的人比仅仅听的人收获会更大,因为讲是主动做事,你要调动自己全部的体力、精力、经验和智力;而听,常常是被动的,同时又会被外界的其他事物所分散注意力。很多时候讲的人和听的人都很累,但是听的人更多的是久坐的疲累。
要想让孩子懂事,变得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思路,在学校,在家里,是应该老师、家长讲的多,还是孩子讲的多?倾听就是提供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在讲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整合、梳理,进而提炼。这是一件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很复杂的智力工作。记住,倾听是开启孩子自我教育的一把钥匙,每一句话是在讲给你听,也是在讲给自己听。
讲过之后要学会整理、复盘和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听的人更要吸收消化,转化为自己的。
现在在新课改之下,倡导大单元教学和小组合作,无论哪种,其实都是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教学评一体化,教师不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才是评价的主体,教师从评价出发,去进行教学设计,学生从评价出发,去设计自己的展示内容和展示方法,最终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