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的期待
“终于到周末了,一定要美美地睡个懒觉!”这是很多上班族和学生党的周五宣言。
年轻人平时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到了周末和节假日,就喜欢睡懒觉,很多人甚至把睡到自然醒作为人生追求和梦想。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讲,平时孩子功课繁重,每天写作业要到很晚,所以到了周末,父母都疼惜孩子,希望她(他)能好好睡个懒觉,把平时的疲倦一扫而空。
但是,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睡懒觉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渴望,睡得越多,反而感觉越累。起床之后更是腿脚酸软、浑身疼痛,特别是精神感觉更加萎靡,与期望之中的睡个懒觉就满血复活的愿望相去甚远。
02 睡眠的过程
很多人天天睡觉,但其实并不知道睡眠的过程。
睡眠科学告诉我们,人体在夜晚的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两类,后者因为睡觉过程眼睛快速左右摆动而得名。
其中,非快速眼动期睡眠,又可细分为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
人睡觉的时候,先是迷迷糊糊入睡,然后浅睡,之后进入中睡和深睡,再然后又返回浅睡,接着会进入快速眼动期。
整个过程由浅入深,再由深返浅,形成一个完整周期,大约用时90~120分钟,一晚上循环4~6次。
从时间来看,入睡期和浅睡期大约占全部睡眠时间的55%,中睡和深睡占20%,快速眼动期占20~25%。
从效果来看,入睡期和浅睡期对缓解疲劳作用甚微,中睡期和深睡期贡献率最大,占了绝大部分,人在快速眼动期被叫醒,大部分人(80%以上)反映正在做梦。
03 睡眠的真相
人体正常需要的睡眠时间,少年儿童为9小时,成年人为7小时。
节假日睡懒觉,如果前一天按时上床,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多,由于睡眠时间已经足够,加之长期养成的生物钟,人就会自然醒来。
这时候迷恋被窝继续睡觉,只能保持在浅睡状态,没有办法进入深睡,所以对缓解疲劳效果甚微,睡再多也只是浪费时间。
而如果前一天熬夜,超过12点睡觉,甚至超过两三点,对于中年人来说,由于伤到了根基,那第二天即使睡再多也补不回来,需要调整三四天才能复原。
04 睡懒觉的坏处
因此,节假日睡懒觉,其实没有任何用处,想象中的彻底放松和疲劳一扫而空并不会如期而至。反而会带来一系列危害,比如:
一是打破了生物钟,带来内分泌紊乱。人体内分泌和各种脏器活动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而突如其来的睡懒觉打破了正常生物节律,就会使内分泌出现异常,带来一系列潜在危害。
二是破坏了饮食习惯,带来肠胃不适。早上睡到九、十点钟,甚至更晚,必然不能按时吃早饭,人体正常的营养供应就跟不上,肠胃和胆囊等器官也由于没有按时收到预期的食物而产生不适。
三是降低肌肉兴奋性,带来浑身酸痛。睡觉过程肌肉放松,如果按时起床,肌肉能及时恢复供血,有利于肌肉生长,而睡懒觉会导致肌肉长时间处于松弛状态,代谢物不能及时排出,起床之后就会感到腿脚酸软无力,腰部不适。
四是降低精神活力,带来记忆力衰退和情绪不佳。周末突然改变睡眠习惯,会对负责激素平衡的下丘脑形成激烈冲击,引发激素失衡,导致头痛,还会引起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有研究也表明,睡懒觉还会引起记忆力衰退。
因此,节假日睡懒觉,只是满足了我们的心理渴望,其实并不能解除疲劳,反而会让人身体和精神更加劳累,这就是睡多了“过犹不及”。
05 为什么起不来
为什么人在周末起床会有困难?一是因为周末不用上班上学,客观上提供了睡懒觉的条件;二是热被窝很舒服,起床就要脱离这种舒服的感觉,心理上不情愿;三是还没有完全睡醒,迷迷糊糊之中容易再次入睡,当然了,即使睡着也是作用不大的浅睡;四是强烈的补偿心理,感觉自己上周工作或上学太累,周末应该好好休息休息,睡个懒觉,但是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06 周末睡眠策略
正确的做法,是结合睡眠科学,合理安排周末作息。
一是晚上睡眠保证正常时间(小孩9小时,大人7小时),少了不好,多了也不好;
二是起床时间选择在早上7~8点之间,这样就能保持正常的生物节律,而且能够按时吃早饭;
三是合理安排其他放松活动,明白了睡懒觉并不能解除疲劳的道理,就可以安排一些其他放松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音乐、读书、做手工、看电影、去公园等等;
四是周末坚持午休,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因为时间长了会进入深度睡眠,这时候人被叫醒,会极其不舒服,而且午睡时间过长,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五是养成习惯,明白了睡懒觉的危害和无用性,就可以在周末起床时以此督促自己,长期坚持养成好习惯,自然就能克服睡懒觉的坏习惯。
最后,对年轻人来说,周末不睡懒觉还有一个隐藏福利,那就是约会,你可以大胆地去约心中的她(他)出去活动,这样的周末,相信比睡懒觉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