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活动课,在我的理解里,是以一个心理话题为主题,以活动、视频等为载体,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展开的一场师生体验式互动。
每节心理活动课,都是在心理老师的引领下,尝试对某个心理话题的讨论;而心理话题,生活中一定原本就有对应的生活现象,对于类似现象,也一定有普通人的各种解读看法。心理课堂需要做的,是对同一个“人类现象”,进行心理学视角下略微不一样的解释和分析,最后给出我们心理学的规律提炼和建议。
从日常生活现象出发,提出问题,分析深入,传授对应心理学知识,最后给出建议。每个环节都不难,合格水准以上的心理老师都能胜任,但要想把心理课设计得丰满而生动,趣味而深刻,其实只停留在这些基本的规律上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