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07任书苗 新网师第69次打卡,今日打卡字数1452字
今天重读陈大伟教授的《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之一<理想课堂,幸福人生>,本单共分五个小节:
对理想课堂建设的意义认识
理想课堂的意蕴
理想课堂建设的支持和保障体系
理想课堂建设的实施策略
相关问题与回应
【金句分享】
什么是“润泽的教室”呢?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的是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柔和、舒适。师生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融洽关系。
2.理想课堂的幸福应该是有所兼顾和平衡的。在时间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是当前幸福与未来幸福的兼顾和统一;在内容上,理想课堂追求的幸福应该是促进身与心、灵与肉的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致力于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在幸福的对象上,理想课堂要兼顾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文明进步,要兼顾学生、教师、家长的共同幸福。从兼顾和平衡的角度,站在教室里的教师,要有关照学生一生幸福的行动,有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的当下与未来思考、谋划和付诸行动的境界。
3.课堂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学生喜欢的层面,更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喜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要发挥好引领作用。案例不仅恰当,而且贴近生活,贴合教学内容,议题不是简答题,是有议论的点存在的,学生能够在参与讨论,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启发思维,增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一堂理想的课,是润物细无声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学习内容与生命链接起来,构建生命课堂。
我的思考:
今天重读后,最打动我的观点是:教师需要不断地追求理想课堂,陈教授认为,理想的课堂有三条标准:学生喜欢、质量不错、负担不重。我能做些什么具体的实践来积极应对呢?
一是加强对日常课堂的研究.
现行的高考的指挥棒促使题目的难度增大,促使知识的多维整合,但我们又要想办法执行双减,不能让学生负担过重。作业负担不能重,要跳出题海,要适量宜精准,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活动负担不能重,不能一堂课有过多的活动,使得学生身心疲惫,忙于应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躬耕教育田园、不断地更新教育案例、不断地提升理论认知、不断地反思教育实践。
二是要多思考自己的课堂。人因思而变,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改进.只有通过思考,再加上行动,才能改善教育生活、提高教育质量。另外,我们还需要常常改变过去的一些想法:哪些东西想错了?哪些事情做错了?哪些习惯该改变了?哪些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需要改变和放弃?每天这样想一想,变一变,就有可能“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课就必须足够精彩。精彩的课,案例是学生感兴趣的,议题是学生愿意探讨的,活动是学生热情参与的。
理想的课应该是常态化的,它需要不断思考、设计、反思、总结的结果,要让理想课堂成为常态,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必不可少,而且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长,从学生的学习中感受到职业的幸福和快乐;就学生而言,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自主探索,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享受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上得到生长.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步履艰辛,还好,有你们在,于是愿意一起去探索新课改的漫漫征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