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众号拾遗发过一篇《罗振宇的骗局》的倒罗文,转发10万+,许多人感觉有理。昨晚我发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的精简概括文章后,一位同学再次转发该篇文章给我。于是我拿笔认真地归纳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如下:
1、画面感举例:“知识焦虑者”--刘刚的一天--->2、导出知识焦虑的定义:担心知识匮乏而落后于社会与他人引起的心理恐惧。-->3、导出知识付费的场景和定义:帮你筛选知识-->4、然并卵:他花了许多钱,但没有改变啥-->5、为啥呢:学到的是知道而不是知识,买到的是“知道”而不是“掌握”-->6、大多知识付费是大忽悠之一:碎片化知识(不反对碎片化学习)-->7、大多知识付费是大忽悠之二:传授知识“药不对症”(没有个性化、针对化)-->8、大多知识付费是大忽悠之三:传授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9、从此陷入焦虑-购买-焦虑的恶性循环-->10、真正的学习之一:目标定位-->11、真正的学习之二:懂问题驱动-->12、真正的学习之三:懂系统深挖-->13、真正的学习之四:要有致用出口-->14、拾遗写稿的目的:反对知识速成、反对碎片化知识、反对终南捷径。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十三个章节与简单罗列的思维导图。
细读,会发现其逻辑的错误与标准的不一。以这篇文章而言,拾遗的写手有着更严重的焦虑,主观臆想了付费者群体的期望值与理性程度。试着说下其中的几个点。
一、大部分付费知识是大忽悠的三点举证的荒谬
首先是认为付费知识都是碎片化知识,都是不成体系的,会导致看待问题片面化。以比较熟悉的得到为例吧,199元的专栏,一般是200节课,还是有很明确的课表和一个完整的结构的。何谓碎片化,从时间角度,还是结构角度衡量,真的值得探讨。其次是认为传授的知识常常“药不对症”。写手甚至用了个医生和病人的比方,罗振宇们是医生,知识焦虑者是病人。这点特别好玩。个人觉着一般得到或者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这类,其实更像是知识超市,买家有选购的权限。即便知识是药,那也是非处方药,医生没必要强制。第三是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这点简直喷了。你花199元买个专栏,你就要人家代替你思考,你的人民币怎么这么值钱?你不思考,要去骂你拿着的书,上课的老师,就读的学校。什么逻辑,汗!
二、知道与得到的差异
这文章的写手在后面的几个章节里说了四点真正学习应该具备的要素:有目标定位、懂问题驱动、懂系统深挖、有致用出口。我们回头想想,这四点,到底是我们这些写手文里所谓的知识焦虑者更应该去做的,还是知识付费平台(专栏)的提供者需要思考的。文章里有个章节说了刘刚花了不少钱,但啥也没得到。写手,你好焦虑,你付个几千块,就一定要能得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辉煌路吗。我不排除人生有焦虑,上个月我也刚刚付费199元,想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然后坚持一周,然后,然后,没有然后。好的载体,遇上没有坚持的人,一样会Game over。咱不能怨那载体不好。写手其实都知道道理:为啥没用呢,因为学到的是“知道”而并非“知识”,买到的是“知道”而不是“掌握”。拜托,这个和卖方有关系吗?
有次去参加樊登读书会的活动时,我边上坐着一位小企业业主。他说听了樊登讲某本经营的书,听了几十遍,而且用起来了,觉着太有效果了。说那些话时,眼里有光。同样一本书,同样一个讲述的人,得到和能内化的东西,是不同的。听书,一样未必不能得到养分,只要去思考。
三、其实我们是做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焦虑
知识是可以印在书本上的,经验是经过你应用新知识后的体会汇总,能力提升则是你那些新经验不断内化的过程。我们不是知识焦虑,而是做事能力的焦虑和学习能力的焦虑。 得到专栏里有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他里面提及一句话我很喜欢,转下。“你的心理系统就像一个鱼缸,而你就像鱼缸里的那条鱼,你在里面游看起来很自由,其实,你是被限制住了。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四、中年人面临的最大焦虑
同学群里转发了一个关于嘲笑中年人与罗胖的段子。我个人觉着有些鄙视的意味,无非是说中年人不该有梦想,中年人少谈新趋势。我很认同罗胖新年演讲里关于百岁人生的部分,曾经以为60岁就是退休节点,但确实时代发展,人的精神状态的提升,60岁许多人还可以有所为;不管几岁,总要有想法,不要让心理提前game over。
其实,中年人最大的焦虑不是知识焦虑,而是对于孩子的焦虑。因为对自身发展的不够认同,延续到对孩子教育的诚惶诚恐,在看着孩子起早贪黑学习心疼的同时,又在心理安慰自己不能让他(她)落后每一步。跨年演讲里说到何帆的新书里,说到一个乡村小学里,实现了那些教育家们一直盼望的本质教学:育人。我们的孩子在追逐的社会潮流中,学着一样的知识体系,常常被磨灭了许多自身思考,而我们,似乎无能为力。裹挟,是这个状态的关键词。拥抱和迎接不确定,或者是面对焦虑的一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