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太阳没来由的好。
今天是大寒,感觉不到寒冷。太阳早早地升起,一切都是温暖的。
忆起昨日中午在灿烂的阳光下,吃了一顿午餐。
阳光的热量和食物的热量,让人恍然觉得春天来了。
是的,大寒过后,就是春天。
错过了前日下午,一些孩子们的返校相遇。
我直接在子怡的朋友圈里表示遗憾,有些孩子气。
今天晚上,和已经上了中学二年级的小周同学一起共进晚餐。
我们共同度过六年。六年之后,我们每半年一聚,至今仍然保持着,这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家校关系。
印象里,我真的记不起小周同学的调皮之处,我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毕业时,他送给我的他自制的一张奖状(原谅我好像已经显摆了好多回)。翻开前年的朋友圈,那张奖状还在,那段话也还在。这样的肯定于我而言,是莫大的奖赏。
当小周妈妈淡定地告诉我们,这次期末考试小周获得了年级的第二名的时候,我们表示了出了无比的高兴,但不惊讶。
因为,小周的小学六年,我们很了解。因为他家里的教育,爸爸对他的严格,对他的要求,对他的指导,爸爸的陪伴,是他成长的动力。也就是说,小周爸爸的不缺位,还很到位的家庭教育是小周一直都很正的最大原因。小周爸爸说,他从小就告诉小周,所有的老师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小周对教过他的每一位老师都会无比的喜欢。
小伙子还是那么腼腆,一聊天就会不好意思地笑一笑。
记得上次相聚的时候,他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的一对情侣用眼神对视的故事。现在问他结局如何?他说淡出了,还说他没有时间去八卦。哈哈。
当然,我们也聊到了小时候挨打的场景。
个人认为还是要有家规。犯了就一定有惩戒,小孩子不受点皮肉之苦,怎么能长记性呢?特别是在一些涉及到底线的事情上,坚决是严惩。如果家长都是放纵,就只能靠社会这所大学来教育了。
如果爸爸一味地单纯的快乐陪伴,从现有的案例来看,孩子是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人性很复杂,成长是反本能的。一味地顺从,害的是孩子。
突然记起一句话:所有的选择,都要经历不舒服。
记忆里,也曾有两次狠狠打儿子的经历。
一次是他在小学三年级时,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而是和同学一块去游戏厅打游戏。后来告诉我们说是同学请他。那一次,是把他打得相当的舒服。打那以后,他的确就再也没有去过。
另外一次是他在小学六年级时,公然在教室里违抗学校做出游学的决定,因为游学的那天有节计算机课不能上,对电脑情有独钟的有好几个小伙子,一起在教室里喊叫,让班主任觉得很难收拾。那次,我是心平气和地把饭煮来吃了后,让他跪下,他知道自己犯了错,也就乖乖地跪下。
如果人不正,须得一些方法或者硬性的规定来矫正。若不及时教育,或者力量很温柔,只会加重病情。
只是到了现在的年龄,觉得打并不是唯一的办法。
打得频繁,或者不知轻重的打,一定会出问题。
肉身的疼痛是暂时的,精神的疼痛会永久一些。
感觉胡言乱语了一些。
以上。